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20-07-08卓严光
卓严光
(广西贵港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平南)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脑血管发生病变,血压下降,造成脑部血液供应困难,致使局部脑组织陷入缺血、缺氧的恶劣环境中,若短时间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局部脑组织就会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急性脑梗死多见于45~70 岁的中老年人,常突发性起病,如休息或睡眠时,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眩晕以及半身不遂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伴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2]。急性脑梗死作为现代社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发现身边有人伴有以上症状,应及时送医进行诊治,及早治疗,及早改善症状,虽然急性脑梗死不及其他脑部疾病凶险,但大部分患者均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加上许多慢性疾病,为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梗死区会不断扩大,诸多合并症也随之而来,临床治疗必须要谨慎用药[3]。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病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溶栓治疗法的问世为广大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了福音,临床上越来越关注将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将早期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4]。在本次研究中,作者整理了我院在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月收治的1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是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法,9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整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从中随机选取使用尿激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例,作为观察组;从中随机选取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 51 例,女性 39 例,患者年龄 40~80 岁,平均(56.87±4.86)岁;对照组中,男性 47 例,女性 43 例,患者年龄 41~80 岁,平均(56.96±5.02)岁。纳入标准:1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为诊断依据,临床诊断均为急性脑梗死和脑血栓。排除标准:近3 个月未实施治疗;治疗依从性差者;凝血障碍患者;精神病患者;均未使用过抗凝剂、血小板抑制剂。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处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均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60028)100 mg[6]。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生产企业:勃林格殷格翰,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10051,S20110052),将本药按0.9 mg/kg 用量加入生理盐水50 mL 中,先1 min内静注5 mL,余下45 mL 使用静脉泵泵入,在1 h 内泵完。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尿激酶(规格:10 万U,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645)溶栓治疗,准备50 mL 生理盐水和150 万U 尿激酶,将150 万U 尿激酶加入50 mL 生理盐水中,先静注5 mL,余下45 mL 采用静脉泵入,泵注时间为30 min。每日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需要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从患者的行动、语言、思维等方面判断患者的脑部神经区域是否受到损伤[7]。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 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无梗死病灶;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19 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梗死血管血流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包括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因子Ⅱ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8]。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 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d、3 d、5 d 和出院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对比 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 治疗后5 d 出院观察组 90 27.70±6.40 15.85±5.90 10.10±4.90 7.35±3.85 6.70±3.55对照组 90 27.85±6.20 21.15±6.80 18.25±6.30 13.50±5.45 12.45±5.10 t 0.160 5.585 9.687 8.744 8.779 P 0.873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INR、APTT 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PT(s) INR APTT(s)观察组 90 11.04±0.73 0.82±0.06 29.94±2.75对照组 90 14.76±1.07 1.80±0.15 26.73±1.58 t 27.246 57.548 9.602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现阶段,急性脑梗死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重要致残、死亡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学变化特征,并伴有动脉炎,动脉壁改变并发生血管内膜损伤,促使血小板凝聚在一起造成血管阻塞,血管逐渐变得狭窄、闭塞,动脉血流供应减少直至血液无法流动,局部脑组织缺少血液和氧气供应,一段时间后局部脑组织坏死,致使患者表现出语言、行为等障碍。有学说表示,动脉堵塞1 h,缺血脑组织便会坏死,3~4 h 后周围区域脑组织出现缺血性损伤,临床上多以抢救病灶周围区域为目的实施治疗[9]。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理想办法一直是临床需要攻克的难题,溶栓治疗法的出现为治疗急性脑梗死带来一丝希望,作为根本性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早期溶栓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血管畅通,使血液流动恢复正常,控制局部脑组织继续缺血性坏死,改善微循环,避免区域增大[10]。治疗急性脑梗死使用的尿激酶用量没有统一标准,由于尿激酶中的部分成分,大剂量使用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甚至引起出血,患者的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膜细胞肿胀,使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后,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恢复正常,便会出现血液外渗的情况,若是出现灌注压再次增高,还会引发脑水肿,原梗死区损伤加重,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恶化[11-12]。目前,临床上的尿激酶正常用量为100~150 万U。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63(70.00%)例,临床治疗有效26(28.89%)例,临床治疗无效1(1.11%)例,总有效率98.89%;对照组临床治疗显效53(58.89%)例,临床治疗有效27(30.00%)例,临床治疗无效10(11.11%)例,总有效率88.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3 d、5 d 和出院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INR、APTT 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改善,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