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

2020-07-08雷迪斯曾琳玲巫红梅章晓华黄志锋陈寄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异体围术红细胞

雷迪斯 ,曾琳玲,巫红梅,章晓华,陈 星,黄志锋,陈寄梅

[1.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00;2.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广州510100]

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手术患者因自身病理原因和长时间的手术,常面临着术中及术后止血的问题,需要输注各种血制品。异体输血潜在并发症较多,而且血源紧张也影响了临床的供给,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药物被用以预防与治疗围术期的出血,如氨甲环酸、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等,但其剂量与安全性等尚存争议[1],而且不能阻止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对血液的影响。回收式自体输血较常使用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但血浆成分以及血小板在回收清洗时几乎全部丢失,大量失血时需额外补充[2],同样不能阻止CPB 对血液的影响。有些中心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在术前采血保存待CPB后回输,用物理方法躲避CPB 对血液的影响[3]。但ANH 受限于患者自身血红蛋白浓度、CPB 预充稀释,未能广泛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技术20 世纪70 年代引入CPB 心脏手术中,取得显著的血液保护效果,目前国内多应用在大血管手术中,本研究回顾分析APP 技术在复杂ACHD 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19 年9 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CPB 下复杂ACHD 手术矫治患者并在术前行APP 患者20例,并根据术式配对同期复杂ACHD 手术未行APP 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复杂手术的定义为手术操作复杂,预计CPB 时间超过2 h。行APP 的患者条件为体质量≥50 kg,术前红细胞压积(Hct)>35%,血小板(Plt)计数>150×109/L,术前2周以上未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预计CPB 时间>2 h。

1.2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方法

麻醉诱导后经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入8F 静脉鞘管供自体血小板采集放血,同侧颈内静脉置入7 F 三腔静脉导管供给药、快速补液及中心静脉测压。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以及血压,确认循环稳定后,使用美国血液公司的Cellsaver Elite 型血液回收机,以60 mL/min 的速度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分离采集,同时快速经中心静脉导管补充人工胶体,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使用小剂量血管收缩药物(去氧肾上腺素)。如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分离采集需减慢甚至暂停,待循环稳定后再继续。全血以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比率为9∶1。预计采集血小板量为血小板总量(血小板总量=患者循环血容量×术前血小板计数)的20%~30%,患者血容量设定为女性65 mL/kg,男性70 mL/kg。每个采集循环大约需要放血500~600 mL,一般采集2~3个循环,获得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浓缩红细胞。术前红细胞压积<30%或CPB 中红细胞压积<20%、CPB 结束前若红细胞压积<30%予回输浓缩红细胞。PRP 与PPP 待CPB 结束,鱼精蛋白完全中和肝素,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回输。对照组患者未行术前血小板分离。两组患者术中均常规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开展术中自体血液回收。

1.3 体外循环方法

均使用微小化CPB: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下抬高膜肺,缩短CPB 管道,选用合适管径的管道,选择预充量小的膜肺以及超滤器,将预充量从传统的1 700 mL 降低至700~1 000 mL。APP组预充时加入呋塞米10 mg 利尿,CPB 结束前,食道超声确认畸形矫治满意,心内排气完全后,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超滤,CPB 结束后残余机血输送至血液回收机中清洗浓缩后再回输。

1.4 数据采集方法

收集术前PPP、PRP 及红细胞分离量,术中、术后24 h 血制品使用量,收集术后24 h 胸液量、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术后呼吸机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死亡患者例数等。收集围术期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采集围术期TEG 结果,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液凝固时间(K)、最大血块强度(MA)、凝固角(α-Angle)、凝血指数(CI)。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P 图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性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类型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31.3±13.3)岁vs.(30.0±12.9)岁,P>0.05]、体质量[(57.4±9.1)kgvs.(54.0±8.6)kg,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性别及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PP组血小板分离量:PRP 为(92.3±30.0)mL,PPP为(709.0±322.5)mL,红细胞为(715.8±184.5)mL。

表1 两组患者性别及手术类型比较[n=20,n(%)]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CPB 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 胸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APP组无院内死亡,对照组1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表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n=20,±s,M(P25~P75)]

表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n=20,±s,M(P25~P75)]

2.3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 血制品用量比较

两组患者的异体血浆输注率与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组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和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组仅1例输注异体机采血小板1单位,对照组7例患者各输注了异体机采血小板1单位。

表3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 血制品用量比较 [n=20,±s,M(P25~P75)]

表3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 血制品用量比较 [n=20,±s,M(P25~P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术后第1 天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均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比较 [n=20,±s]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比较 [n=20,±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第1 天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均较术前长,术后纤维蛋白原浓度较术前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 天纤维蛋白原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 [n=20,±s]

表5 两组患者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 [n=20,±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6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围术期TEG 结果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n=20,±s]

表6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n=20,±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APP技术国内外多应用在大血管手术中[4-5],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报道很少[6-7],且均为简单手术,在复杂ACHD 手术中的使用未见报道。研究显示,CPB 后弥漫性渗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下降[8]。APP 血液保护的理论基础和ANH 一样,通过物理方法使血液成分躲避CPB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把红细胞、PPP、PRP 分离保存,按需回输,部分因体质量、血红蛋白浓度原因未能行ANH 的患者可行APP。

多数中心应用APP 技术时,考虑CPB 血液稀释的影响,把分离得到的红细胞和PPP 均即时回输给患者,以满足CPB中适当胶体渗透压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需要,只保留PRP 在CPB 后回输[9]。本研究中采用微小化成人CPB 回路,把预充量从传统的1 700 mL 降至700 mL 至1 000 mL,大大减少了CPB 对血液稀释的影响,降低了对CPB 前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的要求,使得PPP 和部分红细胞也可保存至CPB 结束后再回输。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常规的凝血指标只能反映凝血过程的部分,不能实时动态反映手术患者的凝血状况。TEG 则可监测凝血至纤溶的全过程,TEG 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凝血反应时间、最大血块强度、血液凝固时间、凝固角与凝血指数。凝血反应时间反映凝血因子功能,最大血块强度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凝固时间与凝固角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凝血指数是综合凝血指数[10]。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及术后第1 天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均较术前延长,提示轻度凝血异常。两组患者术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术前降低,但仍高于有效凝血要求的临界值[11]。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下降和凝血酶原时间升高与术中出血及CPB 消耗有关。纤维蛋白原浓度术后第2 天回升,可能与自身合成增加或异体血制品的输注有关。与术前相比,APP组在CPB 后凝血反应时间延长、凝固角变小,最大血块强度变小,可能与血小板和血浆在术前分离保存,体内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数量减少有关。术后APP组最大血块强度回升,可能因为CPB 后回输PRP 及PPP,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研究[12]报道术后APP组最大血块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一样,可能与对照组输注较多异体血小板有关。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延长和凝血指数降低,虽然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也提示了凝血轻度改变。

本研究中,APP组患者异体血小板的输注率与输注量均较对照组少,而两组在围术期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APP组术后24 h胸液量无显著差异,显示APP 可减少异体血小板使用的同时没有使胸液引流量增加,与一些研究的结果一致[5,9]。APP组患者血浆输注率较对照组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患者例数较少,病变种类不完全相同有关。而APP组患者红细胞的使用也较对照组少,围术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可能是与APP组分离得到的红细胞部分或全部保存至CPB 后回输有关。Zhou 等[13]回顾了685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的患者,与非PRP组患者相比,PRP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等明显缩短,院内病死率显著下降。而在本研究中,APP组患者未见相同优势,可能与患者例数较少,病死率低有关。

本研究显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CPB下复杂ACHD 手术有血液保护的效果,在异体血小板输注减少的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无增加术后胸液引流量,也减少了异体红细胞的使用。在血源紧张的地区,值得推广。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量较少,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并非完全相同,不同病种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可能存在差异,未来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异体围术红细胞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EPO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中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