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干预作用分析

2020-07-07石雪陶涛张克军

贵州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乐克窦性心房颤

石雪 陶涛 张克军△

(1.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中医医院心内科,陕西 商洛 711500;2.西安市中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82)

阵发性房颤(PAF)约占到整个AF患者的35%左右[1],PAF患者病情呈持续进展,甚至为永久房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是一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3],本方案在常规PAF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倍他乐克和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房颤发作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41~65 岁,平均(55.37±6.93)岁。观察组男51例,女性29例;年龄40~64岁,平均(55.43±6.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符合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4];符合保守治疗指征,心功能NYHAⅡ级~Ⅲ级。排除标准:(1)合并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影响心功能评价的疾病;(2)入组前1个月采用类似药物治疗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既往有心脏手术史;(5)对多种药物过敏或者对本方案所用药物过敏或有本方案所用药物禁忌症者;(6)临床资料不全。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血管扩张剂、利尿、强心药物治疗,对照组再予以盐酸胺碘酮片(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2,规格:0.2 g/片,负荷量(8~10 d):600 mg/d,维持量:200 mg/d)治疗。观察组再予以盐酸胺碘酮片(同对照组用法用量)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AstraZeneca AB(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装),规格:47.5 mg/片,早晨服用,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一杯水送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LVEF、LVDD、LVPW、PD)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观察期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动态ECG均无好转,甚至有加重的迹象。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00%;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D、LVPW、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LVDD、LVPW、P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 (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房颤发作及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观察期心房颤动发作次数(3.41±0.53)次、心房颤动持续时间(6.52±1.45)min、窦性心律维持56例(70.00%);观察组治疗观察期心房颤动发作次数(3.08±0.41)次、心房颤动持续时间(4.12±1.23)min、窦性心律维持73例(91.25%)。观察组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低,窦性心律维持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

2.4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2例,恶心呕吐3例,食欲不振2例,口干1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0.00%;观察组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2例,食欲不振2例,口干2例,关节痛2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1.25%。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FA作为临床最为主要的心房颤动类型,其临床治疗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大部分PFA患者均合并冠心病[5-6]。因此,临床对于PFA的治疗以他汀类药物为主,此类药物具有调节机体血脂代谢平衡、抑制心室重构的效果,对于冠心病合并PFA疗效确切。倍他乐克是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7],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房颤动临床症状,还可有效降低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8-9]。但其缺点为起效较慢,药物吸收率低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且过量使用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LVDD、LVPW、P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观察期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低,窦性心律维持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单纯的胺碘酮治疗,在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降低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及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药物方案更具优势。通过剂量的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率并未出现显著增加,说明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PFA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乐克窦性心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