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下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2020-07-06刘若琳马左崇骥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碳金融环境规制对策建议

刘若琳 马左崇骥

摘要: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经广泛被全球视为经济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对作为银行主导型的我国有着更多的金融市场创新需要,对于银行来讲,创新业务机制,建设低碳型银行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商业银行的投资对象相对于绿色银行更为具体化,因此相比较来讲,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本文先对低碳经济下碳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其次分析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以兴业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做了简洁的介绍和未来业务的较好回报做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规制;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1-0144-02

一、前言

碳金融最早由《京都议定书》提出,是一项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是一项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比例居高不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对于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地区来说,劳动力大幅度流失,不但不利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会加剧我国人口的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联慎密,中央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了“十三五”规划中,同时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为稳定,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呈稳步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國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60%~65%。基于以市场引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目标,通过对我国碳金融问题的探索,分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把人类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舞台,低碳能源的兴起催生低碳经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主要在绿色信贷、节能环保服务贷款、CDM项目、碳金融中间产品等方面发展并设计碳金融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绿色信贷业务

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所发展的绿色信贷业务保持着良好的健康发展态势,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绿色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绿色信贷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如:节能减碳环境效益,按照绿色信贷统计制度标明的的环境效益测算方法,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每年预测可以节省标准煤2.15亿吨,二氧化碳减排4.91亿吨。三是信贷质量良好,贷款不良率处于低水平。如:2017年6月末,我国主要银行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业务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41.7亿元,不良率水平为0.37%,比其他各项贷款不良率约低1.32个百分点。

2.CDM交易市场

国际碳交易市场是一个由人为规定而形成的市场,有三种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以及排放交易(ET)。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CER一级市场最大的供应国,批准量、注册量、签发量以及项目的减排量都有十分显著增加量,我国碳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健全,碳金融市场发展潜力日益壮大。大部分银行选择以中间商的形式参与到CDM项目中,提供金融顾问、信息采集,帮助CDM项目完成审批等业务。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更加快捷方便的运行机制,要求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进来,共同完善和修葺市场。

3.碳金融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产品有碳保理、碳基金及托管、结算业务等。在以后的完善阶段,类似CDM项目的机制有可能会出现,进而可以同时推出中介服务、碳金融衍生品及其理财产品业务等,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地减排;发展成熟阶段,发展健全碳金融二级市场,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更多更丰富的业务。

4.以兴业银行为例

兴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广泛,从企业到个人,目标群众甚广。为客户提供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绿色产品和服务,推出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按揭贷款等绿色金融服务。除此之外,兴业银行积极调动各条线、各部门以及兴业租赁等各个子公司,共同开发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独创性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一是绿色金融债方面:截至2019年10月底,累计发行1300亿元,成为境内境外第一家完成两个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的中资银行,成为商业金融机构中全球绿色金融债发行额最大的一家。二是绿色信托方面:全力打造绿色信托业务品牌,推进业务模式创新,绿色信托规模持续增长,资产收益水平提升。三是绿色租赁项目:完善绿色租赁项目环境效益库,增加绿色租赁业务资源配置,鼓励搭建绿色租赁业务结构。提前一年完成对外承诺的“两个一万”的绿色金融中期目标。截至2019年10月末,提供绿色金融融资21070亿元,足以支持的项目预估可以实现在我国境内节省标准煤300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8435.79万吨/年,等同于关闭193座100兆瓦火力发电站,由此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不言而喻。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

CDM和碳金融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逐渐进入我国。在国内流行的时间较短,尚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目前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关注碳金融,其他金融机构很少涉及碳金融业务。我们通过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发现它们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运营机制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

运营机制的不完善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如相关企业与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导致信息交流不对称;缺乏完善的内部系统程序规避和处理碳金融复杂操作模式和交易规则所带来的风险。

与国外商业银行对比,国内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种类目前仅限于绿色信贷、低碳信用卡和CDM基金等。极大限制了客户群体的范围和业务的拓宽。另外,由于金融产品本身创新性低,商业银行难以利用金融工具有效规避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比如汇率波动给外汇结算所带来的外汇风险,缺少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绿色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2.中介市场发育不够

CDM机制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交易规则十分严格的虚拟商品,相关程序的开发也很复杂,销售合同的客户来自境内外,具有较长的合同期限,一般的机构不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通过中介可以实现大多数的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由于国内本土的中介机构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有效的开发和消化大量的项目。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金融机构需要独立完成评估分析,规避项目及交易带来的风险。

3.碳金融人才紧缺

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而言,碳金融业务依赖于同时具备金融、化工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同时这类综合型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运作规程,还要熟练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法规、产业政策,熟悉用能设备的特点,熟练编制企业能源审计、项目工程概预算制度。目前,国内缺乏这方面综合型人才,人才的储备和积累还不够,导致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四、解决我国商業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问题的建议

我国碳金融存在问题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其中内部因素有缺乏具有创新性的碳金融产品服务;碳金融业务具有高风险性,缺乏规避碳金融业务风险的机制;缺乏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等等。外部因素比如滞后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框架建设;减排企业参与不足,匮乏碳金融业务经验;另外碳金融业务市场不够成熟等。但是碳金融方案是我国商业银行为解决当前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举措和发展方向之一。基于此,针对当前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选择合适的目标领域和客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其业务涉及客户、风险控制战略发展、人才结构、产品和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提升的还有涉猎行业、资源等方面。而业务和目标领域受到它的业务指导政策的直接影响。银行需要根据我国环保、节能减排的政策标准,选择挑选合适的重点领域工程及合适的客户。通过具体的商业化模式介入到投融资业务,这样能保证碳金融业务具有良好的发展。

2.完善碳金融交易中介市场

中介机构主要负责完成CDM项目在EB框架下的项目评估与碳排放权的业务。但由于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中介机构处于初级阶段,本国大量的利润被争先恐后流入我国的国外中介金融机构获取。因此,有必要在国内建立健全碳金融交易中介市场,积极培育本土能够提供碳咨询、节能减排服务、碳评估等服务的中介机构,提升我国碳金融中介行业的水平,从而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议价、定价能力。

3.完善碳金融交易的法律政策制度

绿色低碳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需要配套完善相关的碳金融法律政策制度。由于节能减排标准影响着银行的金融活动,因此银行的碳金融业务需要参与到国家制定能源、环境、气候方面的法律法规中来,同时细化减排权买卖的法律制度。另外也需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加大关于CDM项目税收减免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保障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制度基础。

五、结语

毫无疑问,低碳金融是金融业发展中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低碳金融战略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商业银行需要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培育和引进高端碳金融人才,不断学习研究碳金融战略决策方法,积极开拓发展碳金融业务及其产品。在当今的绿色低碳环境下不断地与时俱进,在低碳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司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相关问题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49~49.

[2]苑芳芳,胡永美惠.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发展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5):87~88.

[3]孔祥云.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97~98.

[4]李倩茹.CDM机制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方向研究[D].兰州大学,2017.

[5]盛春光.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6]王扬雷,杜莉.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北京碳交易市场的分形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15,(12):174~175.

作者简介:

1.刘若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2.马左崇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碳金融环境规制对策建议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的环保投入与企业效益分析
环境规制下外资引进对环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碳金融市场风险度量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我国碳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