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弈》为例浅析小学文言文学习中图式策略的建构

2020-07-06林东金

读写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

林东金

摘 要文言文既有言志、載道的功能,又有语言、章法的表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小古文的篇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建立文言文学习的认知图式,以《学弈》为例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和欣赏提供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认知图式;文言文学习;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174-01

《学弈》是统编教材六下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课文借两人学弈的故事,告诉人们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本文语言简洁浅近,寓意明显,适合于初学古文学生。本文对于文言文的一些基本语言现象也有比较全面的体现。下面就以本课为例,谈谈图式策略的建构对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一、勤朗读,明句读

《诗经》时代多以两个音节为以一个节拍,五七言时代常用“二二一”“二二二一”节律,这就是学生对古诗朗读建立起的认知图式。但是到了小古文,因为文言有长短,固有的认知图式已经不能应用,教师范读引起了学生诵读方式的变化,产生顺应。

(一)初读:读对文言。读对文言,既要字音读准字音,还要读对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借助文中拼音和课下注释,字音基本能读正确,多音字或生僻字稍加点拨即可。《学弈》中有三个“为”,前两处读二声,第三处读四声。只要提醒学生联系注释“为”是因为的意思,字音自然也就能读对。

句子,既要读对节奏还要做到声断气连,非教师范读不能做到。教《学弈》时,笔者就在学生自读之后示范,强调“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这三句的断句和停顿,引导引导学生反复读,感受其中的韵味。

(二)再读:读顺文章。《学弈》仅有5句话,70个字,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多数学生因为不明白句子的意思,课下注释也没有交代清楚,就以一字一停顿的方式朗读,导致断句出现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鼓励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终于读顺文章。

(三)三读:读出意蕴。这是诵读的最高境界,要让学生在感悟内涵的基础上品读文言,必先“得他滋味”。《学弈》一文,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读懂,也得立足于生活实际,借助原有经验。

一篇短文,几遍读下来,学生们已经初步构建了学习文言文的“诵读图式”:初读读对、再读读顺、三读品味,反复诵读,读出层次,读出意蕴。

二、寻方法,理文意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弄清文意才能真正理解文章,解决文言才能获得文化。为学生建立“文言图式”是学好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一)析字。理解文章的意思,先从文字入手,过好文字关。小学教文言文,不能逐字、逐句地分析,但也不能降低到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其余一概放过的境地。《学弈》一课大多数字的意思都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接下来就是帮助学生抓关键词句进一步学习课文。

理解关键词的方式有很多,一种就是借工具书,比如“弗若之矣”的“若”,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以查到“若”有8个义项之多,通过比较最终确定“如,比”的意思最为恰当。不同的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也不尽相同,如文中“之”,共出现6次,5处作代词用,意思还各有千秋,这就要联系上下文理解了。

(二)品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一个省略句,教学时只要出示这样的提示“虽()与之(前者)俱学,()弗若之(前者)矣”不用多说,学生也一下子就能领悟意思。

文言文教学从析字到品句,从文到字再到文,从笼统了解到精准理解,这一环节构建成“理解图式”:联系注释、善用字典、旧知勾连、灵活替换、添字补充等,既有同化也有顺应,为梳理文意搭建了框架。

三、悟道理,晓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学弈》渗透的文化不仅是文言文化,还有一种哲学文化。

(一)文言文化。《学弈》的“弈”就字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字。文中注释说:“弈,下棋。”下的是什么棋?《说文》中解释:“弈,围棋也。”在先秦文化中,“弈”指的就是围棋或下围棋,这是一个指向性非常明确的字。这样的字不止这一个,如“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除了“弈”,这篇文章还有一个词对现代构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弈秋。“秋”是人的名字,“弈秋”是因为他特别擅长下棋,就把他的名字和他的专长放在一起称呼了。

(二)哲学文化。《学弈》虽然篇幅短小,但告诉人们做事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两个孩子同时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三心二意,体现了中国民族对于学习的要求和态度。这种在学习上专心致志的态度成为一种哲学文化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这也是文言文人文性的表现,构建出文言文的“文化图式”。

“诵读图式”“理解图式”“文化图式”共同构成了文言文学习的“认识图式”。它们在文言文学习中同化新的知识和方法,也在新的知识和方法中不断顺应,重构认识图式,最终建立适切的“图式”用以提升阅读的能力,完成更高一级的学习。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
小班化班级良好教育情境的建构策略
基于英语故事文本再建构的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论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探索
构建基于师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语文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的建构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