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件使用有效性探究

2020-07-06陈铭生

读写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

陈铭生

摘 要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课件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是最常见的。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对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的知识面更宽广,将课件的使用优势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增强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件使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145-02

历史往往能带给人丰富的精神体验,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时,应为他们的思想注入新鲜活力的成分,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然而,教师还存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的问题,在结合课件开展教学时,仍有误区,本文对课件的使用进行了实践与反思,希望可以提高历史课件使用的有效性。

一、精心编排制作课件,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不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方式,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与课堂设计的每个教学目标、环节相融洽,不能随意地组织教学材料。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制作课件应与课堂的教学情境相联系,精心编排制作课件内容。有时教师备课到深夜,制作各种复杂的动画效果,其实,历史课件不同于其他学科,向学生展示的课件内容,量不在多,而在于精。高颜值的课件需要教师在字体、配色、版面结构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只有各方面设计的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课件有一定的分享性和互动性,因此,在利用课件创设课堂情境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起到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的作用。比如,课件制作时页面要有适当的留白,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实际的教学环境,坐在后排的学生可能看不到完整的页面,只有在制作课件时合理设计,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受。在运用丰富的图片和交互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此外,教师在展示课件的过程中,还要避免课件整页的内容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因为学生在摄取课件信息时,会先分析眼睛观看到内容,而忽略掉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免有些知识教师还没开始讲解,学生就进入了观看和学习,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发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如果是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历史习题时,答案的呈现应该有一定的延迟,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二、引用资源的正确性、合理性

课件内容呈现的结构应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应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有帮助,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历史的客观需求,以及教师教学的要求。教师往往会利用很多时间,从网络或者其他渠道寻找丰富的资源,教材课文背后更多的历史知识素材,在课件中引用历史影视资源、历史歌曲、图片等内容。例如,在讲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在课件中引用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在恰当地课堂教学环节中播放,让学生体会红军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比课文单调的内容增添了生动有趣的色彩,是学生心情上更加愉悦。在学生聽到“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的歌词时,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会在脑海中呈现出红军战士经历种种困难的画面,因此,在此课件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为了完善历史课本中资料的不足,教师往往会在课件中引入历史史料,虽然史料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十分有帮助,但是教师应考虑历史史料与课本的关联性,在引用上应该做到谨慎、细致,并且注重史料的精准性和适量性。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应选用对学生课堂学习更有帮助的资料,应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观看历史史料的同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战争对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课件史料选取的角度应贴近教材内容,能够有力印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课件使用的有效性,应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初中历史的学习往往有太多的信息量要接触,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彻、掌握知识不全面,就会辛辛苦苦到处找资源。课外书籍和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一不小心就会将长篇的知识点堆砌在课件页面上,看起来知识面非常的广泛,但是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学生并不能将知识有效地吸收。虽然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但是教学效果并没有提高。在课堂上,一张张精美的ppt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使学生清晰到从中辨别出重难点知识。因此,丰富多彩的画面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用鲜艳的色彩明显地标记重点、难点,使学生不会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学习的方向,在课件的容量上与教学内容相称。

例如,在教学《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内容时,需要重点要让学生明白红一军和红四、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行军路线,除了让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本上和教师讲述中获取知识之外,还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为学生分别演示各路红军的长征行军过程,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历史事物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在展示课件时,能够自动、醒目地显示出红军长征途经地点的名称,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熟练使用演示动画文稿,充分发挥PPT课件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该课内容。

四、支持独立、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课件使用的有效性,应支持课堂学习模式,从课件的展示中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设计信息量科学合理、表现力强的课件,可以增强和培养学生收集历史数据的技能和提取信息能力。课堂上的提问环节是重点,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课件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东汉的兴衰》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一个表格,表格中的信息是:东汉初,全国户籍人口1000多万;57年(光武帝去世时),全国户籍人口2100多万;105年,全国户籍人口5300多万。在学生看完表格后,应提问:从表格中,可得到什么信息?问题既是史料、图表等研读的目的,引导学生从中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此外,又如给学生出示史料,材料一: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二展示的是图片“跋扈将军”梁冀。在学生独立阅读史料后,提问:分析外企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课件的内容就弥补了教材上对历史细节描述的不足,还提供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意愿。在最后课堂小结时,课件的使用,更能为学生清晰地梳理一堂课讲的完整知识,利用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对学习重点的理解,有助于从多种角度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

五、结语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既需要历史教师有更宽广的知识面,精心制作课件内容,又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的制定有一个清晰的掌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课件使用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ZPKTY1904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晓芳.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65,167.

[2]叶敬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8-9.

[3]姚春梅.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54.

[4]陈平图.表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18):100-101.

[5]陈运达.例谈“互联网+”思维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34.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