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07-06章应榜
章应榜
【摘要】本文将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真实教学案例为支撑,紧紧围绕“让信息技术成为预习化学知识的一位导师、让信息技术成为展现化学知识的一个窗口以及让信息技术成为创设化学情景的一根支柱”等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化学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204-02
而今,在这样一个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信息技术在提升中职化学学科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中职化学教师必须要探索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有效融合的全新途径,进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中职化学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以真实的案例为支撑,简要论述先进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一些新途径。
一、让信息技术成为预习化学知识的一位导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中职化学亦如此。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为了更好地学习中职化学知识,更为显著地提升课堂听课效益,他们必须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要在课前做好扎实的预习工作。
但是,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些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不尽人意。因此,如果想让中职学生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扎实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是不现实的。课前预习必不可少,中职学生自主预习又力不从心。有鉴于此,中职化学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扎实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信息技术成为中职学生课前预习化学知识的一位导师。
“解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农林牧渔类)中职化学学科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预习的实效性,笔者在课前围绕“解离平衡概念”以及“电解质的概念”等制作了一节精美实用的微课视频。之后,笔者将这节微课视频经由微信群推送给了所有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这节微课视频,扎实预习相关内容。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这节微课视频在指导学生扎实做好课前预习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见,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确确实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益,并据此为高效中职化学课堂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信息技术成为展现化学知识的一个窗口
绝大部分化学知识源自于微观世界。对于微观世界,中职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为了能够让中职学生更为准确透彻地理解各种源自于微观世界的化学知识,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打开一扇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
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正好可以为中职学生打开一扇观察微观世界的窗口。在中职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紧扣相关化学知识的前提下,脉络清晰地梳理出这些化学知识与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依据这些联系,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师就可以制作成一些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而这些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正就是学生管窥异彩纷呈的化学知识的一扇窗口。
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农林牧渔类)中职化学学科中的“离子反应与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为例。离子反应也好,盐类分解也罢,都是微观世界的现实存在。因为中职学生对于这些微观世界的现实存在从未亲眼目睹过,所以对于这部分知识,他们很难理解。正因为如此,笔者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这些微观世界的变化。聚焦于笔者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也变得更加透彻。
三、让信息技术成为创设化学情景的一根支柱
化学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基于此,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化学知识,教师必须要找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纽带,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创设形象逼真的化学教学情景。
中职化学教师要立足教材教学内容,脉络清晰地寻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紧密联系,围绕这些联系,在互联网平台中广泛搜集一些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利用这些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就可以制作成形象逼真的教学课件。而这些教学课件正就是教师所创设的一种教学情景。
还是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农林牧渔类)中职化学学科中的“离子反应与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正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一种化学教学情景。
除此之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向学生展示的一些模拟实验以及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等,都可以称之为依托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景。
依托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教师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相关内容。
总而言之,中职化学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挖掘与创新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新途径。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有效融合,着力提升中职化学学科的教学效益,持续发展中职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亚茹.信息技术在中职化学课堂的应用.《试题与研究》[J].201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