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习古诗文要重视吟诵

2020-07-06吕大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吟诵古诗文语文教学

吕大鹏

【摘要】吟诵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和创作方式。吟,指吟诗,诵,指诵文。几千年来,中国人读诗词文赋都是有腔有调的,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平铺直叙地“念”。但随着私塾退出历史舞台,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探讨了学习古诗文要重视吟诵。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吟诵

学习古诗文,如果只知其意,不知其声,只能说学会了一半。目前,全国从事吟诵收集整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不过10人左右。为了留住汉诗文的声音痕迹,徐健顺的团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地采风,他把这项工作称作“抢救”。粗略估计,全国会吟诵的有几千人,大多已八九十岁,而且散布在各地,很难找到。“再不抢救,这些声音就永久消失了。”

无独有偶,中国古典文学泰斗叶嘉莹教授,也在她的诗词讲座中,专门强调了吟诵的重要性。她说,从周朝开始,我们国族就非常注重诗歌的吟诵。《周礼·春官·宗伯》中曾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这里“兴”指读诗时应具有一种感发的能力,就是“心”。只要心动,就会兴发,就有感动。因此,教学应先要培养出一种兴发感动的能力。“道”就是引导的意思,是指对于感发指向的一种导引,以及告知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为了达到对于诗歌可以有随时随地的感发,并且可以灵活自如运用的目的,因此,又提出了“讽”与“诵”的要求。古人云:“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就是说诗不但要背,且读诗时还要有节奏。这里所说的“诵”,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吟诵。

吟诵,是我国先秦时代产生的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此后逐渐成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吟”是将古诗文的语音长短有致地延长,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吟咏”或“吟唱”。“诵”是在口语基础上强化语音张力和节奏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容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自然就会形成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睛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

古人在诗文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吟诵,并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而吟诵于是也成为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和解读古诗文的最好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吟诵是借助声音来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它更注重四声和对作品形式的研究,这使它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便于学习和把握。汉语四声本就有高低和长短的不同,将四声读准,加上适当的停顿或者延长,就会形成一定的节奏和旋律。与此同时,把握好古诗文的形式特点和内在节律,如古体诗、古文的内容层次与段落结构,近体诗词的格律规定,自然就会形成一首旋律优美的吟诵调。而且,在普通话基础上,各地学人根据自己的方言特点和对古诗文的体会,形成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传统吟诵调。

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吟诵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有少数学者如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等,在保留吟诵传统、从事吟诵教育、培育吟诵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古诗文吟诵。一些知名大学中文系教授,如杨雨教授、郦波教授、国学大师范曾等也大力呼吁和提倡,吟诵正在重新成为人们认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成为学校进行古典诗文教学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为此,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提倡下面的做法:

第一,按照古人兴、道、讽、诵、言、语的做法,在教学生一首古诗之前,先详细介绍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的情感生发出一种感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大声诵读,读出诗的韵味。比如,叶嘉莹教授在讲座中所讲的例子:在教学生杜甫的《春望》一诗的时候,先让学生理解杜甫逃难的不容易。叶嘉莹教授讲了她经历的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时代”发生的事情:从前方逃往后方的人,如果你是平民老百姓,他不认识你他不管你,如果你稍微有一点名声,半道就把你抓起来,关到日本的宪兵司令部去了。杜甫逃难出来走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把他关到长安了,他就既离开了家人,也没找到自己的政府,就关在了长安了。杜甫在长安经过了一个严寒的冬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国家残破,但春天还是来了。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表达的深沉情感了。而且学生经过这样的引导,也能按照情感来吟诵这首诗了。

第二,多提供一些示范性的吟诵方面的资源。在有些传承比较悠久的地方,如安徽,有桐城派的底子,懂吟诵的人就多些。郦波在“中华好诗词”节目展示的“南派吟诵”就代表了这样的传承。一些边远的地方和一些新建的城市,由于缺少传承,很少有人懂吟诵,这就需要有人积极奔走,多提供相关资源。为了规范孩子们的吟诵,92岁的叶嘉莹先生接受活字文化的邀请,利用一个暑期的时间,在浩瀚的中国诗词中,精挑细选218首,亲自吟诵和讲解,出版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值得欣慰的是,经过相关部门和热心人们共同努力,许多诗词已经被谱成了曲子,人们可以到处传唱了。而且很多大学中文系已经把诗词吟诵列入教学内容。

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诗社,鼓励学生学习和发表诗篇。有很多大学设立有诗社。比如,在“中华好诗词”获奖的李四维、楚凌岚等所在的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学都设有诗社,这样可以集中一大批诗词爱好者,一起吟诵,一起研究,共同把诗词发扬光大。同样,在小学和初中,也可以通过诗社培养一大批从小就懂吟诵的学生。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和遣词造句之美。

更为有趣的是,吟诵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音乐能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歌唱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这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的共识。国内外相关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职业歌手的寿命一般状况下都会比普通人长20年,甚至更多。吟诵虽然不属于音乐,但是和唱歌的音乐比较像,它自身存在的功能和音乐一样,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促进延年益寿。其一是在精神上。吟诵能對情绪宣泄,能解除心中存在的寂寞和忧伤等,让心里得到平衡和轻松,进一步激发人的思维想象,从作品意境的感受中能够获得积极向上的意念,所以吟诵的养生以及治病都能发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二是在生理方面。吟诵能对心肺功能进行加强,提高声带的韧度,促进声带的弹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胸壁肌肉的发达,同时还能对人的记忆能力进行锻炼,全面加强人的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古诗词吟诵给与重视,同时还要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古诗词吟诵的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目标的积极开展和顺利的实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保证语文教学水平。

吟诵是祖国的一门绝学,我国古诗词文在吟诵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但由于解放以来,没有给予应有的提倡,同时也没有对相关的人才给予重视和培养,因此,吟诵之学在目前极易出现失传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吟诵进行宣传和学习,积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中国诗歌的吟诵之妙.文化研究,2018,(3).

猜你喜欢

吟诵古诗文语文教学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吟诵,拥抱经典
韵兮境兮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