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打造阅读高效课堂
2020-07-06张腾飞
张腾飞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各学科的基础,而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长久以来,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线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结合实践教学通过把握阅读重点、抓住阅读情感、阅读特点等等这些“点”,进而带动阅读的“面”的形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打造阅读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以点带面 兴趣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98-01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必须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其中“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它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没有阅读的输入,学生就不能 有“写”的输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读,特别是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足以培养学生语言敏锐感知的一项主要手段和实践”。但是如何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这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找准切入点、把握好阅读重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打造小学语文阅读的高效课堂。
一、抓住阅读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使人充实,阅读使人智慧。歌德说过,“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所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閱读的驱动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激发阅读情感,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课文《鲸》相关内容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是介绍了鲸的形态特点,生活习性,进化过程等,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海洋生物、激发探索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海洋的情感。让学生带着阅读重点去阅读,在阅读中掌握鲸的特点,并可以将这些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总结,进而理解全文,形成与课文的对话、交流,进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无形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抓住阅读情感,提升学生阅读思维
阅读情感是需要学生阅读时投入的真实情感,是通过阅读体会出来的作品或者说作者本身情感以及延伸,如果没有把握情感这个点,那阅读就是死物,通过情感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真正通过情感这个点,带动学生阅读的面。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这一内容时,我们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主人公丑小鸭的经历:丑小鸭一开始因为自己的外表被嫌弃,为此变的很伤心。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经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课文,体会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丑小鸭经历过困难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时,特别开心、快乐,这时学生的情绪也一定是高兴、快乐的,这样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学生才能更加细致的深入课文,阅读课文。
再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通过作者的描述给我们展示了秋天这个迷人的季节丰收、喜悦的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的经历来看,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感知都基本是很粗浅的,没有形成对秋天的深层次的认知。为此在阅读中教师让学生抓住对秋天喜爱之情展开阅读,从中体会秋天的美景,体会秋天丰收的喜悦,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抓住阅读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全文
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几个词语或者一段话代表着文章的中心意思,阅读中只有抓住了这些特点,才能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阅读特点就是课文的关键点、或者切入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这些关键点入手,从而更好地、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四、抓住阅读需求,特显学生阅读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阅读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的层次,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要,从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阅读需要也不同,有的学生去过桂林,更能深切体会桂林山水的美景和独特之处,而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去过,或者对山水类的景色比较模糊,这时教师就需要设置不同的阅读活动,对于比较熟悉桂林山水、或者对山水风景比较熟悉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细致的体会山水的细节之处,而对于没有机会游览桂林山水,或者对山水类的景色比较模糊的学生,可以让学生首先熟悉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而再感悟它的美。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阅读的重点和切入点,把握好阅读的情感,通过这些“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激发阅读思维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红燕. 以“点”带“面”,打造阅读高效课堂[J]. 学周刊,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