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2020-07-06林振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经验文本

林振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写作的根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阅读和写作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情感、表达情感最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只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才能使阅读和写作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一、阅读为写作服务

在阅读和写作关系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这充分说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1.以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共鸣点,让他们在欣赏优秀范文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写下来,长此以往,以读促写,学生有了兴趣,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2.以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以往阅读教学大多重视好词、好句、写作技巧的积累,而忽略学以致用。在阅读中既要“吸收”又要“消化”,“消化”就是应用。如教《包身工》时,学习夏衍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如神刻画后,我让学生仿寫路边的乞丐,他们大多能抓住人物特征,如“乱草堆样的头发”“乌黑干枯的手指”等。学以致用,日积月累,就会从阅读中积累大量写作素材。

3.以阅读掌握写作技巧

在学习具有典型写作技巧的文章时,除重点讲技巧外,还要让学生多仿写,如学习了人教版选修二课文《都江堰》以后,让学生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一个人或物,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使读和写有机结合,读和写的能力同步提高。

二、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展示和深化

1.写作是对阅读能力的集中展示和应用

学生通过阅读把获得的知识、素材、技巧、思想提取、整合、归纳,然后以写作形式展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量的多少决定写作能力的高低。

2.写作是对阅读的有力促进

写作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写作准备后,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章,或获取素材,或模仿写作技巧,或寻找名言警句,都是以写作方式促进阅读,以写促读。

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头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始终以阅读写作一盘棋的思路通盘考虑,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一定会使语文教学水平有极大的提高。

三、语文教学中读写的相互作用

下面笔者从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读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的进行提供前提条件。

1.阅读是写作的积淀,促进写作的升华

要实现学生写作的创新,使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离不开学生阅读知识的积淀。下面笔者就从语言、内容、主题、结构四个方面来阐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1)阅读使写作语言丰富化

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即为文采,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很远。所以在写文章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让文章生动活泼。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言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在阅读时要达到两个要求:能够观察、发现阅读作品中的语言现象;阅读、品味优秀作品中的语言,体会语言在句子中表达的含义,感悟表达效果;在写作时对语言的要求是:在语言运用时要利用积累的语言,揣摩、打磨语言,促使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和形象。在阅读时要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化,语言形式主要有记叙、抒情、描写、说明和议论,在运用时要选取两种到三种语言形式,增加语言的变化形式。积累优美的词句和段落,这些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模仿运用。要注意修辞和叠词、拟声词的应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阅读使写作内容充实化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学生从书本上或者是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局限性,整日被局限于狭小的学校空间里,学生减少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所以学生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很少的,即使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也是很浅显的,没有思想的深度。由于直接经验的缺乏,学生写作的内容空洞,材料堆砌,情感上无病呻吟。要想改变学生写作内容空洞这一弊端,运用阅读时获得的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阅读经验充实写作内容。学生文本阅读中获取阅读的知识和经验,在写作时运用阅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写作把阅读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变为自己写作的直接经验,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而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知识和经验,阅读过程中优美语句和阅读材料的积累,充实了写作的语言和素材,丰富了写作内容。

(3)阅读使写作主题深刻化

学生的写作来源于其生活的经验,而阅读经验又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阅读中的名篇佳作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阅读的文本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的,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思想深刻。作者在文本中记录的都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真实看法和情感体验,通过对文本中人、事、物的写作,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真实情感,或者传达真善美的思想,或者披露假丑恶进而倡导真善美主题,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情感,揭露的假恶丑,传达的真善美都是作品想要表达的。学生从这些阅读文本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带着情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体验作者的要传达的真善美的东西,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情感体验运用到写作中,增加文章写作的深度,使主题深刻化。

(4)阅读使写作结构条理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结构的要求有如此描述:写作的思路要清晰连贯,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写作时结构要有条理,而学生写作常出现的情况是没有层次,结构混乱。要想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阅读文本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会厘清文章的思路,厘清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样开头,句与句之间有何联系,段与段之间有何联系,并且分析为什么有这种联系。就拿一篇议论文来说,开篇提出观点后,论据是如何围绕观点进行论证的,为什么有的论据详细概述,有的论据简单概述。阅读的时候把这一问题厘清了,写作时就会把平时阅读积蓄的有关结构层次的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使写作结构条理化。

2.写作是阅读的倾吐,是对阅读的整合和深化

阅读对写作具有促进作用,写作同样对阅读也有促进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写作对阅读的促进作用。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包含着阅读的成分。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积累、材料的组织方法和行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而写作能够检验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对阅读知识的整合和运用。通过写作也会使阅读的知识更有条理化、系统化。如果在写作时感到了困顿,学生就会思考问题所在,从写作中反观自己的阅读,根据写作出现的问题增加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把写作教学的经验和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指导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运用到写作中,不经过写作对阅读知识的提炼,阅读知识永远只是阅读知识,不能转化为写作的经验。如果不在写作时运用这些知识,时间长了学生会把这些知识淡忘,不利于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写作时要把阅读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写作中理解整合阅读知识。写作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有利于学生把阅读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知识体系,促进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从而加深对阅读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学生在阅读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了,在写作时,会无意识地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作者通联:广东阳江市两阳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经验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乐淘淘“先进”经验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乐淘淘“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