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言感知 深入探究文本
2020-07-06高莹莹
高莹莹
阅读是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产生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知作者独特的视角,体悟作者在一定背景的情感,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文本的特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受语言,从而体悟出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妙之情。在此,笔者谈一谈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两条有效途径,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深入探究文本的能力。
一、注重词汇的语境义,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语言是语文的灵魂所在,离开了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紧扣住词汇在一定语境中的文化含义,从而理解文本内核。
前后勾连,还原词汇的语境义。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下,写出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所以在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前后勾连,还原词汇的语境义,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思。比如,我们在学习《老王》的时候,许多学生读完整篇作品之后,形成的初步感知是:“赞美老王作为底层人民身上散发出美好而伟大品质,作者表达对老王的同情和赞美。”学生很难读出文本中作者的“愧怍”之情,教师需要结合文本,让学生学会前后勾连,还原词汇的语境义。比如文本中花了很多笔墨写“老王给杨绛一家人送鸡蛋和香油”,许多学生都注意老王走后,作者这样说“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学生会产生疑问“明明作者很关爱老王,为何要感到抱歉呢?”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勾连文本中开头段落,找出作者与老王结识的场景,学生会发现文本中只是简单地用“他蹬,我坐”这几个词概括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从叙述口吻上来看,“我”作为雇主有一种理所应当的自豪感。学生抓住这一点去体悟后面送香油的情形,不难理解出“老王给的是鸡蛋和香油,送的是温暖和关爱,而作者一家却以钱作为回报,并没有平等地回报老王”。由此明晓杨绛对老王愧怍之情,也表达出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渺小以及自我反思意识。
设计场景,走进语言现场。作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一定的作品,作品被赋予特定的意义。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由于跨越了时空,往往会产生一定隔膜感。所以,教师需要设计场景,渲染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走进语言现场,从而理解文本。高中阶段,我们会遇到许多外国小说,中外语言在叙述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比如,我们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营造语言现场,还原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斯梅拉达代表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许多教师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着手,找出文中描写爱斯梅拉达形象的语句去分析她的“美丽、善良”。但是笔者认为这些理解都是浅层的,笔者在执教本课的时候,试着从人物的置换上去理解主题,笔者设置“将爱斯梅拉达的身份置换成一名当地群众,是否可以?”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许多学生得出“当地人都是愚昧的,内心充满了仇恨,缺乏同情心和理智,爱斯梅拉达是一个流浪艺人,她没有被当地的环境所影响,与当地群众不同”。笔者之后还原情境,补充流浪艺人的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进而补充中世纪的禁欲等极端思想,摧残了人们的灵魂,使人丧失了爱的能力。而爱斯梅拉达所属的民族,崇尚自由,进而得出雨果创造《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教师通过语言情境的营造和补充,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从而深入解读出作品的内涵。
二、注重語言揣摩,探究文本情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总是通过精妙含蓄的语言表达深奥的意蕴。所以,教师需要带着学生慢慢揣摩作品中精深的语言,反复把握,从而打开思维,拓展联想,体悟作者情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见解。所谓的揣摩就是从词语或者语段的表层意,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抽丝剥茧,从而发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首先,展开想象,学会构图。文学作品常常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复杂的画面。学生初读文本之后需要有整体的语言感知,展开想象,形成一定的画面。比如,我们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学生需要注重对诗词语言的揣摩,将简短的语言进行变形,展开构图,形成自己的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声声慢》的时候,抓住“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感基调,对文本中各种意象进行深度揣摩,探究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进行构图,从而探究出作者的内心复杂的情感。例如有的学生抓住“鸿雁”“冷雨”等意象,构造了一幅“凄风冷雨寒雁”图,有的学生抓住“晚风”“梧桐”等意象,揣摩深层的文化含义,构造一幅“晚风梧桐相思”图。这些画面的构成帮助学生形成了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知,进而读出了李清照闺思之哀以及家国之思等情感。
其次,根据语言规律,揣摩语言的深层内涵。一首诗词,自身有着清晰的脉络。一般的诗词按照“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进行,学生可以根据常见诗词的这种写作方法,深入解读文本,体悟语言的深层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同等表达模式、相同言语形式、类似情感心理的作品归集在一起,逐渐形成对诗词语言的整体体悟能力。比如在教学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旧的知识,寻找诗词的语言形式和思路的相似性,进而解读出作品的情感。学生由《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开头“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会立刻联想到杜甫借秋景抒情的《登高》,从而会自然地解读出作品的思路:开头“登临送目”总起,接着下一句就点明了秋天时节,进而描绘秋景,下阕“念往昔”一词自然过渡抒情。有的学生从词的语言的内容上对诗词进行了语言的揣摩,形成了以下见解:“寒烟”“芳草”营造出深秋夜晚的凄清冷寂。盛景之后,即是衰败。兴亡事如水,自然之理如常。这与杜牧的《泊秦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都表达出了对国家现状政治局势清醒的认识,期盼统治者能醒悟,庸臣、奸佞、小人可悲可叹!
由此可知,阅读是一个不断感知语言的过程。而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语言进行揣摩、理解,从而把同类阅读体验经验化,进而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