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工匠精神的体现

2020-07-06蒋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整本书新课标评价

蒋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即“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要求引起广泛关注。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已经提出“读整本书”的观点,叶圣陶先生作出了“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相关阐述。此次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一个任务群列出,高度契合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整本书的任务群,深度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

一、“固其根本,浚其泉源”——“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实施的前提

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固其根本,浚其泉源”。这里所谓的“本”与“泉源”即“工匠”之“工”,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正如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对顾客脚型、鞋子构造、皮质材料、技术做工等知识的掌握。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教学技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最为重要,新课标的提出已经有两年了,有的语文教师安于现状,在自身知识技能方面不能与时俱进,知识结构滞后,教学思想固化现象严重,依旧是传统陈旧的认知和方法,失之迟滞;有的语文教师过于大胆,追求新颖,脱离实际,忽略学生的学情和自身的知识技能,其结果必然与新课标大相径庭,失之躁进。所谓过犹不及,教师本身的素养与新课标不能洽和,对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实施,无异于釜底抽薪。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首先要对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加以研究,根据新课标内容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师的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成长。有了精熟的业务知识、深厚的专业功夫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先一步走进。即先读,这是前提。这里的读,不仅是读懂整本书内容,更是要会读,读好。教师通过自己的阅读,做好相应的教学预设,要明确学生在阅读这本书时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完成哪些學习任务等。如果教师没有前期的精读、细读,把整本书读透读好,很难准确地指导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只能是字面内容理解的泛泛而读,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更难以让学生走出阅读,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是“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基础。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有了扎实的“功夫”之后,应在技艺上有所追求。教育教学上的“技艺”即“工匠”之“匠”,是匠心,是教育教学上的思想和智慧。扎实的“功夫”是基础和前提,能工巧匠的“技艺”是发展和创新,这两者和谐统一。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匠心”的呈现方式如下:

1.完整的阅读构思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要有整体构思。根据一学年的教学安排,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学情,学校的校情,做好完整且具有灵活性、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阅读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阅读范围、文学作品和文化论著互动共生。同时结合其他任务群如“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将其贯穿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如在进行老舍的《茶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结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这个任务群,明确《茶馆》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具有的特殊时代意义。

2.灵活的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掌握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不同的类型和风格的文本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如《红楼梦》围绕宝玉的爱情设计专题阅读;《傅雷家书》围绕父爱的独特性形成研究性阅读;《茶馆》是话剧形式,可以设计成活动性阅读等。

以《茶馆》为例,可以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如下:(1)准确理解人物潜台词,分析其背后的思想感情,评价其表达效果。(2)用舞台剧演出的形式再现文本,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生动活泼,肢体语言丰富得体。(3)鉴赏剧本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报告。(4)体会老舍抗战救国的主题,培育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做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规划好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并在每个具体的时间段内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时间和目标的设定都需结合作品的特点、教师的“功夫”、学生的接收状况等因素。整本书阅读这个任务群,“阅读”是核心,究竟怎样的阅读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我认为阅读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无预设性阅读,在这个时间段内设立的目标是读懂内容。教师不设置任何问题,不做任何指导和干预,学生进行纯粹的、原生态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圈点批注,读完之后对书本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还是以《茶馆》阅读教学为例,在无预设性阅读之后,学生可以根据三幕不同的时代进行内容的归纳概括。

第二步骤:带着核心问题阅读,学生在无预设性阅读基础上对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接下来第二步是理性阅读,是读透,对作品有深入认识和理解。在这个阅读阶段,教师结合学生感性阅读,和学生一起总结反思,生成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核心问题。带着核心问题再次阅读,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同学间相互交流探讨。在得出结论后,用阅读报告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并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的过程,既是对自己理解的再次认识、分析和表达的过程,也是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论证、反思和修正的过程,这样的阅读交流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得更深更广。

如《茶馆》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读懂内容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剧本中出现这么多人物,有些人物的职业是子承父业,这样的安排用意是什么?”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充分思考的体现,带着问题再次阅读,再与同学、教师交流之后,即能理解作品以人物带动情节的特点,对部分潜台词也能更好地把握其背后的深意;不同人物代表不同阶级,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小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这也是老舍先生采用的特殊的戏剧冲突方式。

第三步骤:高效拓展阅读,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培养理性质疑精神,如设置另外一篇作品与之比较,在比较中发展和提升思维。《茶馆》和《雷雨》进行比较阅读,从戏剧的人物、语言、冲突等角度进行对比,在自然而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审辨作品的能力。

3.多元的评价方式

最后,针对整本书阅读,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设计过程性评价量表、结合学生的阅读结果设计结果性评价量表。过程性评价量表的内容主要是阅读中的摘抄评点质量、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内容理解、交流论证过程、思辨的深度等;结果性评价量表的内容主要是读书报告的质量、专题研讨的成果、表演朗诵的准确到位等。

将评价量化既是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衡量,也是对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引导。评价的目的不是量化高下,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量化表中的内容也应根据具体作品、学生的学情作相应调整;评价主体应扩大化,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评价方式应多元化,除了简单机械的问答方式,自评、互评、写信、抢答、游戏等都可以纳入,整个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在合作交流和探讨过程中自我建构、不断提升的过程。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否能正常有序、高质量的开展,与教师的“工匠”精神密切相关。教师“功夫”的深厚,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态度。完整优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悟地“读出来”,更是传授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有方法有技巧地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提升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终意义。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猜你喜欢

整本书新课标评价
《论语》整本书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