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迁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2020-07-06肖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设文本素养

肖谅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和运用。始发于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已然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的重要流派,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借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就情境而情境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取向,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迁移整合,才能有效拓展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一、情境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来看,学生在一定情境下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和运用,我国传统教育则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来强调此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情境教学而言,运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点就是结合学情进行恰到好处的处理和整合,从而有效的启迪学生,具体表现为在特定的情绪环境中,调动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流,师生共同走进教学需要的特定课堂情境。特别是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金丽敏老师在《情境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操作性范本》中指出:“问题情境、媒体情境、游戏情境、演示情境、演绎情境、故事情境等都属于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操作性范本,值得教师展开深入研究和实践。”当然,我们也理性地看到,在以组织教学法为基本模式的传统课堂中,依旧存在情境创设牵强附会、课堂教学简单低效的现象。

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上所下的功夫还不够,生搬硬套者有之,刻舟求剑者有之,看似好的情境创设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经济社会变化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认知和思考有了明显的改变,简单粗糙地进行情境教学必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得出,进行情境迁移才是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必然路径。所谓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情境迁移就是在深入研究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语文教学探究和实践,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有效应对各类选拔性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形成情境的负迁移,王筱老师认为“负迁移有用心不专、不善总结、被动‘吸收、盲目‘复制等表现,需要加强学法指导、分步纠正偏颇、借鉴‘他山之石等措施予以改善。”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情境迁移。

二、情境迁移运用的实践探索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拓展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迁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从而促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1.以时空的迁移创设现实情境

高中生的学习负荷极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决定了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古今中外的广博知识,主要靠空洞的文字来解读语言与文学的内容,学习的陌生感和枯燥感油然而生。为此,在教学预设与引导中很有必要对时空进行迁移,为学生营造能够较为容易感知的现实情境。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飞速发展的高铁建设来反推数百年前的交通现状,给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从而领会到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独特情感。在莎士比亚戏剧导读过程中,对我国当前的影视文艺进行讨论,从而在对比中领略到莎翁的艺术成就。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有效的迁移,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对文本产生高度认同抑或是深刻的质疑。

2.以生活的迁移创设趣味情境

语文与生活紧密相关,最终是达到内涵与外延的高度统一。应试化教育、功利化学习却让二者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这极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将生活迁移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和趣味所在。以《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为例,学生在日常的交往中经常用一些时髦的新鲜词汇,觉得是很有乐趣的事情,但就是没有和语言文化联系起来,认为语文就是枯燥呆板,与生动有趣风牛马不相及。在这一主题教学中,如果将生活中的词汇迁移到课堂中,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乃至进行水到渠成的运用,学生自然会觉得语文和生活联系是如此的紧密,学好语文对更好地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而将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到语文学科更是妙不可言。如此一来,学生逐渐就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趣味,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3.以读写的迁移创设实用情境

读写结合本是我国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诸多原因造成了读写的分离。阅读与写作成了毫不相干的两个部分,或许是泾渭分明的存在。因此,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进写作情境,在写作教学中迁移进阅读素材。比如说,进行写人要有个性的写作教学环节,我们完全可以把荆轲、梁启超等阅读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是通过写作表现出来的。同理,在赏读苏轼的词时,安排学生写一段与作者穿越时空的对话,或者是将自己假想成作者抒發情怀,这样对文本解读就会更深刻,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有用,写作的有用,具有他们认同的实用性,这也是我们应当客观面对和尊重的现实需求。

4.以体验的迁移创设乐学情境

学习绝对不能有“局外人”的观念,倘若存在,自主、合作、探究,以至于核心素养提升都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了地地道道的“苦作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开展学生体验交流的活动,创设出一种乐学的良好情境。以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的学习为例,如果单单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学生的感受必然是空洞无聊的。引导学生自然地表达交流自己体验到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那么文章的情感性就会弥散得淋漓尽致,作者的创作意图及表达的情感也会明朗。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类的情感往往有着极其微妙的共通之处,只要能进行深入的体验,自然也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绝佳情境。

[作者通联: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创设未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