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2020-07-04崔文卿

现代盐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有资本国企改革思考

崔文卿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资国企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变化进行有效改革,关键要落实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完善顶层的国有资本管理机制,尽可能地强化国家所有权政策等一系列相关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有资本更好地为国家的前进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紧接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建立健全完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从管理资产过渡到管理资本的模式,更好地促进国有资本的布局调整以及流动重组,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以及配置效率;尽可能地完善股权优化工作,更好地实现现代企业的优秀制度;通过最大限度地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市场竞争,更好地优化当前国资国企的改革工作。

关键词: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思考;建议

想要更好地实现国资国企的发展,需要有效开展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将自身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规律,选择合适的解决措施,更好地将不足之处进行有效调整以及优化,加快国资国企在市场改革中的前进步伐。

1    完善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

传统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国有资产多人管理却又没有贯彻落实责任制度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不足,突出问题包括:没有建立完全的与国有资本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的机制。众所周知,国有资本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国有资本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国家战略目标以及全民利益。但是传统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却并不能完全地体现其服务的真实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资本在管理上只是一味地强调表面功夫的自我循环,并没有贯彻落实其自身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真实意义。其次是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国资国企实行行政化管理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与企业的前景发展相匹配,导致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很难适应国内外行业市场的快速变化。针对这两个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顶层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优秀思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国家相关部门管理工作开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建立起相关的办公室或者办事机构,为工作人员负责。相关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尽可能制定出行业、国家层面的出资政策以及对应的所有权政策。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明确国有资本需要着重照顾的重点区域,全面了解国家出资的时期数量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不仅如此,机构职能还包括有效制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政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角度去平衡当前国有资本、经济预算与社会保障预算以及公共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

2    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国有资本是否满足国家当前的战略目标,与国有资本的投入方式是否恰当以及国有资本投向的领域是否正确有密切的关系。相关政策表明,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等4个重要区域。

在过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工作当中,常见的工作模式是投资兴办企业并且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這种传统的模式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显露出不足以及劣势。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除了一系列与国防安全相关的特殊领域需要国有资本直接投资经营,绝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基本不用国家直接投资建厂,并且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对于这些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带有部分公益性以及政策性的市场国有资本,只需要通过资本投入,就可以发挥国有资本的实际作用。

例如,如果国有资本想要更好地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的经济市场,可以通过政府资助研发等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业进行引导性和鼓励性的资本投入,也可以通过购买私人企业服务的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如果社会保障资金需要增值保值,那么对于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工作就更不需要直接参与企业的投资以及经营管理,工作中只需要看哪一方面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更好,就往哪个企业参股就行了。

在现实工作当中,国有资本通常不会以现金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的存在形式是各种类型企业的股权以及资产。国有资本的少部分主要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前进发展,绝大部分则存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

在这种前提下,想要更好地实现从管理资产到管理资本的有效转化,更好地促进国有资本的布局调整以及动态优化工作,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平台。当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资本投资公司[1]。这两类公司分别是国家出资企业的出资人,在一定程度上负责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

3    股权多元化以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工作的具体情况,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有企业自身独有的股权结构。经济市场规律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国有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的多元化持股很难实现,但是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多元股东持股,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公司治理,对于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国有资本的整改工作需要尽可能地将股权多元化作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2]。

想要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需要推进一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想要贯彻落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需要尽可能地将一级企业的公司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目标,根据公司的组建方式,尽可能地将少数具备一级企业条件的公司直接整改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而对于其他不满足对应条件的少数一级企业,则可以通过相关制度的调整将其改变成股权多元化公司。

一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工作可以结合一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着不同的解决措施,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将一级企业的国有股权有效地分散给多个二类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二类公司交叉持股的股权现状;其次还可以将一级企业的国有股权尽可能的划拨给社保基金,更好地通过社保基金的模式,引起广泛参股;紧接着,在政策扶持下,可以让一部分竞争性企业更好地引入战略投资,过程当中可以包括社会资本投资机构等一系列相关行业;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将一些主要资产已上市的企业调整成为整体上市,使两类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一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3]。

想要更好地优化以及调整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根据国有资本的不同功能定位,更好地结合行业经济的市场变化规律去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比例。对于一些需要国有资本才可以发挥出政策性的市场领域,主要包括战略性产业、重大民生、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国家安全等重要行业以及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来说保持独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以及其他形式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非重要行业以及关键领域的其他经济市场,国有企业可以有效地积极引入社会投资机构,根据其市场竞争的发展规律以及市场发展情况,更好地调整国有股权的不同持股比例,尽可能地依照市场规则合理流动,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4]。

4    推进国资国企用人管理制度改革

高层管理者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工作核心。国资国企可以在政府以及经济市场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尽可能地实行双轨制的选人用人以及管理机制。所谓的双轨制主要是针对两类公司的监事以及董事和少数政府直接管理的特殊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尽可能地实现出资人职能的机构选聘以及任命工作;对于两类公司的经理层以及其他层级的管理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市场化的管理以及选聘机制,让有实力的人可以真正参与管理工作。例如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评选总经理的決策权利,而总经理则可以在董事会批准的前提条件下,更好地提名其他高管。

在实行双轨制选人用人制度的前提条件下,需要更好地落实选用方式与身份待遇相适应的工作原则,更好地实现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双轨制的薪酬激励机制。对于一些政府任命的董事以及董事长,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保证其自身具有公务员身份,确定相关的行政级别,并且根据自身的工作难度以及岗位技能要求给予对应的补贴。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严格规定这一类人的业务消费、职务消费以及职务待遇等,更好地保证其消费公开透明,而对于那些通过市场方式选择的职业经理人以及职业董事,则可以通过国资控股参股企业负责人对其进行市场化管理,尽可能地由国有企业董事会参照市场水平,确定其工作人员的待遇体系以及薪酬方案。

5    解决国有企业系列历史遗留问题

经过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绝大多数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整改,但是部分没有充分改革的国有企业依旧存在着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企业办社会的相关问题,社区市政、消防教育医疗等并没有完全地移交给地方政府;其次,许多国有企业依旧承担着离退休人员的社会统筹外费用以及社会管理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承担职工住宅、供水、供电相关费用以及物业服务等;最后国有企业存在很多熔源问题,尤其是对于资源矿产类的国有企业,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下降,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工作人员富余,已经成为这些行业前进发展的重要阻碍。

如果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就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当中获得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针对当前的政策以及新政策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有效探索。政府可以有效转变工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应的财政投入,更好地解决企业以及相关就业者的一系列工作困难。国有企业需要与当地社区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以及劳动用工市场化程度进行有效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与员工以及离退休人员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兴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研究,2014(10):61-64.

[2]李曙光.法治框架下的国资国企改革[J].新华月报,2013(2):44-45.

[3]余 菁.“十三五”期间国资国企改革展望[J].求是学刊,2015(6):42-44.

[4]王 坚.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J].上海国资,2013(3):22-24.

猜你喜欢

国有资本国企改革思考
美国、法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践及其启示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对策及探究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