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20-07-04罗利
罗利
摘 要:本文中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重点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着力,即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以及数据的分析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分别运用生活化教学、自主探究教学以及实验教学,构建出集时效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整体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解决难题的能力,忽视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成为空谈。为此,教师应在转变原有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适时地对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进行“止损”,并学习新型的教学观念,尝试运用新型的授课方法,从而在增强课堂教学丰富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度,增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灵活性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常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升高中生活化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生活的课堂中,提升整体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完“集合”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小明想要统计本班中喜欢音乐和电影的人数,但是他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如下的奇怪的生活现象:因为本班一共有39名学生,但是小明统计出喜爱音乐的人数有26人,喜欢电影的人数有22人。你知道,为什么两项的总人数比实际的班级人数要多吗?第二点,适时引导。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集合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即从交集和并集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说:“因为两项爱好的总人数比实际的班级人数多,因而肯定存在重复计算的状况。即出现交集。而多出的人数重复算了两次,即同时拥有音乐和电影爱好的人数为48-39=9人,而实际单独喜欢音乐的人数为17,单独喜欢电影的人数为13。”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在制造认知冲突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适时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二、使用自主探究教学,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批判性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以及储备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调整,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他们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升整体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本课程的授课,并适时地转变定理的讲授方式,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真正让学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一條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吗?请运用实例进行反证或是正证。第二点,针对性引导。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实际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验证,注意一定要打破原有思路的束缚!”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的探究成果。小陈说:“大家请看,我将手中的签字笔看成直线,将桌面看成是平面。注意题目中所说的条件,即直线垂直于平面的内的无数条直线。假如我手中的签字笔,垂直于桌面中的一根直线,也就是说我手中的笔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假如我让手中的签字笔垂直于桌沿,但是不垂直于桌面。注意,在平面内与桌沿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但是大家看到我手中的签字笔,并不垂直于桌沿!”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也让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数学学习的思维定式,真正落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数学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增强。
三、巧用实验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性,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创设如下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小明家楼下的超市要举办有奖竞猜活动。具体的活动项目是猜测两枚硬币的正反情况。小明在观察中发现两枚硬币出现不同向的概率最大,接近50%,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手中的硬币依次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为了提升整体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认真观察两枚硬币的正反情况,并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看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后进生小冉主动站起身说:“通过实验我发现,两枚硬币的朝向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它们分别为正正、反反、正反和反正。其中两面不同向是指正反和反正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相加的概率正好为50%!”通过运用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让学生获得问题的解答,而且还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并在此前提下,适时地提升数学授课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俊丽.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2] 叶桂芬.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