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07-04褚世伟
褚世伟
摘 要:高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品格高尚,社会责任意识强烈,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职业应用能力强,能够应用审计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互联网+”对高校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审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必修课程,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互联网+”下可以从增加课程学习趣味性、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审计学;教学改革
引言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形态,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领域的联合,通过优化领域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价值模式等途径实现领域内模式升级,进而提升领域核心生产力。对于审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校需要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智慧教育”深层次融于其中,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有力提升审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执业能力。
1背景
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其“审计判断”的养成,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作为会计类专业群的限选核心课程审计学,传统的“教师为主”“单一的、满堂灌、接受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要求。认清当前部分学生“学分至上”“接受学习”的特点,反思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新审计准则1504号实施意见中指责高校教育存在的“知识碎片化”“写作能力降低”等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培养有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的高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模式该如何设计与规划,路径该如何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区别。他认为:“我们教一门课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基于上述认识,近5年,审计学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通过构建“学生为主、就业(升学)导向、理论支撑、能力与技术(技能)提升”的综合教学模式,采用“产教研”融合的方式,注重隐性教育功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拓展教研活动、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提升和检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课程改革聚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发现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综合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育成。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两件工具。一是审计什么地图;二是指南针,即学习的方法论。学生通过运用这两件工具,去冒险、探究、发现与挑战,以达到思辨与抗辩、发现与探究、创新与组合、积累与沉淀、协调与个性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2“互联网+”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2.1增加课程学习趣味性
首先,课堂上应严格限制学生玩手机,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上课前都会要求学生提前把手机放入手机袋里。而针对《审计学》课程内容抽象难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课堂上可以通过视频或是经典案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审计学》课程为例,在讲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章节时,可以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案例,可以是一些经典的案例也可以是最新的案例,然后小组讨论分析,做成PPT在课堂上讲解。整个案例资料搜集、分析和讲解的过程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交流沟通的能力。
2.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技术的配合下,如何更高效地传授知识、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要从过去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听”,转变为“边听、边讨论”的模式,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互联网+”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学习的45分钟扩充到课下的24小时。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发布课前、课后任务。《审计学》课程內容较多,由于课时限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教师可以把一些课堂上未讲解到的知识以课程视频的形式发布到网络教学空间里,供同学们随时在线学习。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发布视频、作业、发起讨论等,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积极推荐与课程相关的学习网站,供同学们课下学习。为了更好地学习《审计学》课程,建议学生多访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政部网站等,及时学习当前专业相关的内容,拓宽专业知识。另外,为了更好地共享学习资源,学习优质课程内容,建议学生到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习课程相关内容。“互联网+”下,学生学习的渠道是多元化的,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堂与课下充分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这使得《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建立在对审计理论进行阐述、讲授的基础上。该课程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背景,密切联系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才能使得学生较好地把握课程的脉络。在信息技术出现迅猛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这些技术,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提供的视频、案例等资料,完成预习工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更加有目的地听课、并与教师积极、有效地沟通,在课后通过完成习题、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审计工作流程、审计主要理论和方法技术。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够彻底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型”学习的状况,改善《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汤红飞,丁凡,秦君玮.基于SPOC的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37):174-175.
[2] 商思争,李学岚,周雯.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13(2):113-117.
[3] 张峻松.“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审计学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的路径[J].智库时代,2019(35):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