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帮助彝族孩子学好语文

2020-07-04王先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示范作用帮助下功夫

王先华

摘  要:多民族杂居地方的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做个底蕴深厚的老师,才能帮助彝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平时的每一堂课做起,在教学上下功夫,才能帮助彝族孩子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给孩子方法的同时尊重他们个人阅读的感悟,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让阅读成为带领孩子们体会学习语文乐趣的通道,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彝族孩子学好语文。

关键词:帮助;彝族孩子;底蕴深厚;教学;下功夫;阅读习惯;示范作用

西昌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学生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彝族。而彝族学生受其生活环境,社会经验,知识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历来就有彝族孩子学语文比学数学难的说法。诸多的实例也证实了这一点。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彝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在教学上下功夫。

一、不断学习提升,做个底蕴深厚的老师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因而要想帮助彝族孩子学好语文,我们老师必须做个有底蕴的人,因为底蕴深厚的语文老师必定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的底蕴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的。在教学中他会用自己的兴趣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和言谈举止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也积淀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目标。

二、从平时的每一堂课做起,在教学上下功夫。

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因此,帮助彝族孩子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学习的强者,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头等重要的任务,而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上。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时长一分钟的视频动画,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让他们领略到万紫千红的春色,感受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后,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有了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轻松与愉悦,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欣赏,畅所欲言,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孩子们自然学得更主动,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应证了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

(二)从基础抓起,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1.课前预习。2.利用工具书。3.学会质疑。4.不动笔墨不读书。5.边听边想象。6.学会记笔记等。现就以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多音字问题为例,老师应在备课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地向学生提出,并向学生介绍识记多音字可采用查阅工具书、记笔记等方法,久而久之形成他们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总之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针对彝族学生的特殊情况,发挥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孩子们读通顺句子,尤其注意不能把句子破了。所谓读破句子是指:断句错误,把上一句末了的字连到下一句读,或者把下一句头上的字连到上一句读。这样不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这篇古文时,就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读通句子的好处了。由于这篇古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古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先让多名同学读课文,然后让同学评议并逐句讨论如何断句,基本达成共识并做上记号后,接着再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注解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它。而后讨论“文中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接着比较“此/是君家果”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区别和表达效果的变化。体会杨氏之子机智巧妙的按孔君平的思路,采用了恰当的否定句式来做回答,既不失禮节又增强了表达的效果。最后让学生采用古文与今义相对照的方式在小组内合作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评出“最佳读者”,再与其他组的获胜者赛读课文,还鼓励学生向老师发起挑战。到第二堂课下课时,全班58名同学人人都能正确朗读,其中有52个同学能背诵,48个同学能生动地讲述本故事,证实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这一课的教学也使我深切感受到“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结束语:

我倡议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忙于赶内容,急匆匆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的现象在随处可见,教师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时间,变相抑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希望我们能在教给孩子方法的同时尊重他们个人阅读的感悟,只有让阅读成为带领孩子们体会学习乐趣的通道,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彝族孩子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猜你喜欢

示范作用帮助下功夫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高校教师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
给予初中后进生更多的爱
现代教育技术与图书馆的关系
半裙时代
构建和谐班级
语教学要耳听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