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研究

2020-07-04毛田惠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

毛田惠

摘要: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社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促进。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打造项目品牌、完善运行机制、争取多方支持等角度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关键词:实践育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

一、高校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最早发源于西方,美国学者肯·艾伦(KenAllen)认为,志愿服务是利他的、自愿进行的不期望任何立即的经济回报的所有活动的统称。1963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成为新中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开端。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组织由此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了社区服务的新生力量。

民政部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定义为:“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志愿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共事业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行为”。高校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无论是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还是对社区功能的完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创造性和能动性。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就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实践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认知社会的过程。一方面利用这种形式不断的验证、修正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优化和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促进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飞跃,升华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社区志愿服务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弥补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些薄弱环节。志愿服务遵循“自愿性、自主性、公益性”原则,参与者参加活动与否完全取决于自身,且不以赢利为目的,打破了校园的界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助力社区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作为社区力量的有效补充,普遍具有新思想新创意,进而帮助社区管理者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指数。

(四)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向社区提供法律援助、养老服务、儿童辅导教育等志愿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化解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环境。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也深刻地感染着社区居民,促使他们从大局出发,为他人着想,自觉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区。

二、高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与不足

(一)高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经验

1.举办“志愿服务三选会”,建立学校与社区的长效沟通机制

为实现社区服务供需对称,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畅通学校与社区的沟通渠道,搭建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开展志愿服务的沟通平台,学院自2015年起,已连续4年举办“志愿服务三选会”。三选会前期由学院负责邀请社区负责人,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实地走访、电话调研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需求调研,广泛调研社区需求;现场由志愿社团或团队根据前期社区志愿服务需求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项目路演,最后由社区负责人根据路演情况,对有意向的志愿服务项目签订立项书和服务协议。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对接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拓展了渠道,是延伸课堂教学、聚焦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

2.举办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提升项目化、专业化水平

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每年一届,旨在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及志愿服务论坛、交流会等形式,展示志愿者风采,提升校园志愿服务氛围,增进志愿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志愿者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向项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以社會现实需求为导向,聚焦社会“热点”、需求“痛点”

想要取得理想的志愿服务效果,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确定服务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换位思考,通过调研深挖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能进一步凝练需求,而不能仅从自身喜好和技能出发。学校“‘爱晚城市锦囊”济漂老年人城市融入服务项目和“隐形的翅膀”候鸟儿童保护两项目正是基于敏锐的捕捉社会“热点”和社区服务对象需求“痛点”,合理设计项目各环节,精准施策,最终取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和认可,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

4.充分依托专业,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生动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要结合志愿者的专业特色,实现专业学习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学校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涵盖了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播音主持、舞蹈表演、汉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学生,兼顾志愿者多专业优势,利用“社工+志愿者”模式,将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与社区实际需求紧密对接,培育多元化特色服务项目。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得志愿服务更深具深度、广度、精度,同时,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既是能力“输出”,也兼顾能力“输入”,从而增强志愿行为的内生动力。

(二)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不足

1.志愿者队伍流动性较大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主要来源于高校社团、学生会,大学生志愿者首要身份是学生,即使建立了志愿者准入和退出机制,当一部分志愿者热情褪去,或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参与时,原来的工作就会转至他人或是放弃,使得志愿者的人员更新较快,很多活动浅尝辄止,缺乏长效性,难免带来服务工作的衔接问题。对于社区的长期服务对象而言,志愿者流动性太大显然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开展。

2.品牌发展意识不强

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具有管理的严密性、运作的高效性,使志愿服务项目效能更加突出,志愿服务文化更加凸显。与品牌意识相比,大学生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往往更关注参与者的规模和活动声势,没有具备成熟的品牌思维,就使得活动内容缺乏一定創新性、时代感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设计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时,因服务对象较为单一,从而限制了志愿服务的受益面;在安排志愿服务人员时,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服务主体,从而影响到普通学生和一般群众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来,致使实践育人活动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普遍不够。

3.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

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多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或教师担任。一方面,指导教师队伍配备不足,1名指导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且难以指导社团的多个项目;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导致社团指导教师或项目导师积极性不足,对项目指导不到位,难以保证项目专业化水平。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到项目督导以及最后的项目结项,往往需要师生多次沟通和反复修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常见的年度社团“优秀指导教师”激励力度和效果有限,因此,此环节缺乏强有力的针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以提升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化水平。

4.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2005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颁布了《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志愿者在招募和注册、管理和培训、评估与表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2013年民政部印发《中国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2013-2020年)》,对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给出了具体保障措施。但总体来看,高校、社会、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和舆论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三、高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策略

(一)创新服务形式,打造项目品牌

志愿服务项目若要能够获得长足发展,需要用品牌化意识对现有的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打包。一是以品牌化的思维去培育并发展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大学生依托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建立专业性的志愿者服务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层次与质量,集聚品牌效应。二是需要结合地方实际特点,设计接地气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所需的活动,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居民需求的供需对称,努力做到志愿服务内容和社区需求的无缝隙对接。

(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项目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因此,需要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考评方法,考核依据应包含基础考核和评价考核,基础考核指标如服务时间、服务项目的数量、服务内容完成情况,评价考核为服务对象评价、社区负责人评价、志愿服务组织评价等方面。通过这些考核,可以对志愿者的行为偏差及时提醒并给予改进建议。同时,将志愿服务工作的成绩纳入推优、评优、入党等考评体系。

第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经费保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也是志愿服务稳定化的基础。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申请项目的方式自筹资金,此外,高校可以引进社会资金,成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相应的,高校需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管理机制,做到合理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确保每笔资金都能合理利用,实现资金使用过程透明化,维护高校志愿者的良好形象,以便更广泛地争取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三)统筹谋划,争取多方支持

高校志愿者组织在物力、财力和社会经验储备方面的不足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使得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推进制度建设。健全的志愿服务法制政策应该包括详细且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用政策法规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顺利开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对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给予足够的指导与支持,全面配合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统筹规划地方社会事业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二是应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要获得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层的支持。社区居民是志愿服务的受众,他们的支持是志愿服务有效开展的前提,社区管理层最能全面把握社区的需求及资源,能更好地统筹和调配资源。

第四,要争取高校管理部门和专业教师的支持。高校管理部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制度保障,专业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能提高志愿者的能力储备和专业素养。在多维度支持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必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 思想教育研究,2009,( S2):103 - 106.

[2]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64):3-7

[3]丁元竹,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国志愿服务与福利论坛,2003(1).

课题项目:

文章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9年度《志愿者参与防艾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横向课题(项目编号:HXKT19028)阶段性成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正坤辅导员工作室”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