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实践及启示
2020-07-04王青
王青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在逐渐提高,“信用+阅读”的信用借还模式正在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图书馆借阅体系。但是目前信用评级体系构建尚不完善,这可能是对“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的主要阻碍。本文通过对“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的模式、实践进行的分析,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来供人阅覽、参考的机构,是集知识、学习、社会教育、交流为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它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并开展阅读活动,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图书馆兴起了一系列“读者第一”“以读者为主体”“公共空间”等概念,其主旨就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推进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信用+阅读”这一创新服务方式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1.“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兴起的必然性
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是指读者不用事先向图书馆缴纳押金,就可以办理读者证,利用读者证借阅图书的服务。这里所谓的押金是指:读者在借阅图书时缴纳给图书馆的保证金。目前,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与逐步完善,建设读者征信体系也慢慢成为我国图书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开展信用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或者减少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中的风险,维持图书馆和用户之间信用关系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保证文献资源被借出去之后能够按期如数归还,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以往都是采用收取押金的方式。然而,在如今信息科技的时代下,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简化读者办证借阅手续,借助新型的阅读推广平台,面向读者群体扩大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效能,这是需要研究和破解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已经开始了利用社会信用指数来进行读者信用管理。比如,上海于2014年4月将237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借阅信息纳入了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杭州图书馆于2017年4月与支付宝旗下芝麻信用合作,向大家推广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开启了“信用+阅读”借阅的新模式。
2.“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的必要性
公共阅读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本质就是由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造成的,说到公共图书馆,就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区域不均衡、服务方式不充分、城乡不均和人群差异的问题。“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解决了读者的准入门槛问题,解决矛盾的重点就是解决供需对接、服务便捷的问题。“信用+阅读”融合了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也变得触手可及,也是征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具体运用。国家鼓励将科技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运用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不仅仅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的具体实践。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如今诚信失范现象比较的普遍,社会上假药、假球、假文凭、假广告已经屡见不鲜。诚信社会的建设不单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的是地方各部门、机构在各领域的齐头并进,更要有具体的方法、手段、载体来实践、推进。“信用+阅读”用共享、资源整合、服务拓展等叠加为目标,在公共服务的领域引入了信用的便民应用服务,促进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式、作风转变等方面创新应用,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3.“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实践与启示
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图书馆开展“信用+阅读”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征信标准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各种标准的细化和完善,对“信用+阅读”有重要作用。不能否认,社会机构本就有一定的趋利性,因此,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读者信息的安全保障问题。公共图书馆在和社会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应保证读者的阅读信息不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妥善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信息,不得出售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给他人或机构。
结束语
“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阅读和图书馆服务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结构性改革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深化,为建设民公道德、社会信用体系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在“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平台下,关于图书馆绩效的衡量,更多的是看它调动资源的能力而不是拥有资源的数量,使用通常比拥有更重要,通过共享让更多的阅读群体充分地享用图书馆资源。“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不仅进一步释放出对读者的充分信任,还创建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共享的图书馆服务网络,通过联合以更强大的行业力量来服务社会。我们始终相信,随着“信用+阅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的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图书馆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把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读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地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走进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陆瑶.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发展历程寻绎及其社会价值影响[J].智谋方略,2019:94-95.
[2]阮可.公共图书馆“信用+阅读”开启中国阅读新时代[J].图书馆学刊,2018(1):8-12.
[3]杨烨.基于德尔菲法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办证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74-80.
[4]李力.论阅读信用评级报告需要关注的问题[J].信用评级,201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