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分析
2020-07-04王晔汪全新卢强
王晔 汪全新 卢强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我国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艺术型、创新型人才稀缺。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当注重根据艺术人才的相关培养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艺术性人才,从而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双一流”的本质内涵为建设实际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是我国教育部门现阶段核心发展战略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根据艺术人才的培养评价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率,对促进社会经济更稳定的发展局哟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艺术院校应当不断朝着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艺术型人才的竞争力度,促进我国经济更稳定的发展。
1.建设世界一流艺术学科的基础
建设世界一流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基础为对价值的判断及事实判断能力。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自身的知名度及认同观,学校除了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之外,还有较准确的价值追求目标,并且这些学校的建设理念及发展思想较普通大学而言,在实际发展目的及价值取向上都更具有明确性[1]。这也是一流大学的魅力及判断依据所在。另外,世界一流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其追求的是科学性、客观性积极准确性,并且更加倾向与对事实的准确判断。并且,对价值及事实的判断是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评价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标准体系需要严格地去除所有人为因素,保证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并且,价值的判断是一种具有较强规范性的判断方式,其是关乎到客观主体是什么的有准确辨别,这是价值判断的核心内容。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分析
为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艺术学了,提高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应当提升对艺术人才的分析力度,更好地诠释艺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的实质性含义,进而为世界一流艺术学科更好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并且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的培养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人格品德、学术专业及行业标准等,下面对这些标准进行详细地分析。
2.1人格品德相关标准
人格品德的主要標准有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众多方面。对于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来说,艺术类人才的品德标准属于核心要求,因此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品德标准尤为重要。艺术不仅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弘扬了人才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精神境界,所以艺术人才必须要具备昂好的良好的人格品德[2]。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不能缺失艺术人才培养相关的评价标准,坚持热爱祖国以及时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路线,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保持德行端正以及城市的品质。明确学习以及发展的浓烈愿望,规划自我发展的目标,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正确引导自我对艺术的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以及民族的精神产生自豪感。
2.2学术专业相关标准
优秀的艺术类人才需要有基础的学术专业知识,才能够充分体现出优秀艺术人才专业的最大价值[3]。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来制定高效的评价标准,使艺术人才具备严谨的学风,拥有基础的理论知识;具备创新意识,是艺术类人才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充分掌握艺术类知识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规律;掌握艺术类作品的分析技巧和实行评价的原则;艺术作品的创意性、观念、审美能力、实用价值以及呈现的效果等展开系综合性的评价。还要具有研究艺术作品以及进行教学的能力,了解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
2.3行业相关标准
优秀艺术类人才的主要标准需要通过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即根据艺术人才在职业内发挥的价值以及岗位的适应程度进行判断。所以在“双一流”背景中,要想增强艺术人才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在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高效的评价标准,包括对艺术人才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以及管理规范等方面,衡量他们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服务的能力水平。明确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行业内个人的定位,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以及实用型的艺术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评价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艺术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基地应当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及培养标准,结合着人才的实际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把握“双一流”建设背景的核心,进而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艺术人才,对社会经济更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兰翔,王越,吕源鑫.“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6(8)256-257
[2]郑芳,高新,葛宗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学科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31(6)196-197
[3]黄宏伟,王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同济大学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与举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46(5)160-161
作者简介:
王晔(1984年—)女,汉族,江西万载,硕士,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