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书中分餐制的故事

2020-07-04

党员生活·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分餐制梁鸿高宗

《史记·孟尝君列传》讲述了一个分餐制引发的“血案”。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对投奔他的门客非常好,手下数千名食客平时和自己吃的食物没有两样,这种平等在等级森严的当时是相当难得的,因此很得人心。有一回,一位新来的侠士发现孟尝君在宴会中挡住了灯光,心里打起了鼓——領导搞特殊待遇,吃小灶,故意不让人看见。越想越气,于是,他怒气冲冲地离席而去。

孟尝君表示这锅不能背,亲自向这位爱生气的大侠解释,并给他看自己这份饭菜,果然,与大家的没有丝毫不同之处。结果,这位老兄羞愧难当,拔剑自刎以谢罪。想象一下,如果大家是在一张桌子前用餐,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自杀事件也不会发生。

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出于《史记·项羽本纪》),正是因为实行分餐制,范增才有可能设下“项庄舞剑”这个杀局——项羽、范增、刘邦、张良等人按身份分坐于不同方位,中间有空地;如果他们几个人当时围在一个桌前吃饭,项庄就没有发挥的空间了,勉强做局还可能误伤自己人,得不偿失。

分餐制也给孝顺父母的清贫官员提供了方便。《陈书·徐孝克传》记载,南陈大臣徐孝克每次陪皇帝侍宴,没看见他吃什么,席散时他座席前的食物却少了很多,陈高宗询问中书舍人管斌是怎么回事。

于是,管斌留意观察,发现徐孝克偷偷把食物塞在宽腰带内,待宴席结束后,拿回去给母亲吃。陈高宗得知此事颇为感慨,下令给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上凡摆在徐孝克案前的食物都可由他“打包”拿回家。

著名的“举案齐眉”也来自分餐制。《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隐士梁鸿由太学毕业,还乡后,娶孟光为妻,夫妻二人后转徙至吴郡,靠帮工维持生计。梁鸿每次帮工回来,孟光都为他提前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给丈夫,以示敬重。这就是“举案齐眉”的典故,成为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因为食案不大不重,一般只限一人使用,所以妇人也能轻而易举。

猜你喜欢

分餐制梁鸿高宗
不因人热
分餐制: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
测字先生——谢石
不因人热
中国餐制的演变
梁鸿尚节
我们家的“分餐制”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一字之师
也算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