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探究
2020-07-04梁志洁
梁志洁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品质。在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诸多人生问题与成长困境,在音乐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个人品质、集体荣誉感以及家国情怀进行提升。无论是班级文化建设还是音乐活动的组建,教师要时刻注意与实际结合,力争为学生塑造更加完善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学分析
音乐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文、数学等科目不同的是,音乐教育重点在于音乐情感的引导与熏陶,而非书面知识教学。在音乐世界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各种深厚的情感,无论是自身道德的塑造还是社会素质的培养乃至于爱国情感都能够在音乐的世界中寻找到对应的情感共鸣。由于音乐具有情感教育作用,决定了音乐教育必然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充当重要角色。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儿童向青年转变的过程中,在此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十分必要且形势紧迫。润物细无声的音乐教育正适合将德育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意志进行锻炼。笔者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谈谈初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优势及具体途径。
一、音乐教育的道德作用分析
音乐教育中蕴含着道德教育的作用早就被人类所发现,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将音乐教育应用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占其一,说明了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证明了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教育,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音乐旋律的变化中感受音乐蕴含的情绪,不一样的音乐具有不一样的教育作用。中国传统管弦乐器特有的弹拨中的轻柔的音乐,既有含蓄动人的低声倾诉,又有情绪高昂的拼搏战斗。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成为举止有礼的文明新青年,还能够接受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培养不畏艰难困苦,在学习中迎难而上的可贵品质。
二、初中生心理与学习特点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过程中,同时也处于青春期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极不稳定,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同时具有自我意识增强、挑战教师与家长权威、情绪波动较大、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等特点。因此也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较好的培养。不至于在人生的转变时期受到不良影响,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影响今后的发展。
三、初中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
在音乐中,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情绪的音乐类型。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身情感的共鸣流露过程。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不好的情况下,音乐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在音乐中学生能够缓解成长中遇到的焦虑,提升精神状态。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心态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更加阳光的心态,帮助学生成为道德水平素质高的初中生。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和学习成长同样十分有利。
(一)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个人品格
在音乐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得到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在音乐的熏陶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今中外的各种个人情绪与集体情绪。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情感产生波动,对学生的内在品格的形成产生影响。音乐旋律的强弱和音乐节奏的快慢中蕴含着不同的音乐情感,教师根据不同的音乐类型,能够从中提炼出不同的德育主题
(二)音乐教育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集体合唱的曲目占据了重要地位,在集体合唱曲目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正是德育需要的。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学生非常容易迷失在高度重视自我的认知中,表现出比较单薄的集体观念。在对学生加强集体观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来进行。在音乐合唱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自身在集体中既渺小又伟大的感觉,对于合作所能发挥的巨大优势作用有更加真切而实际的体验。
(三)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在人類的音乐历程中,无数音乐家谱写了众多歌颂祖国的歌曲;在中华曲库中,抒发对国家的浓烈感情的歌曲也不在少数。《爱我中华》和《我的中国心》直接热烈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在太行山上》和《游击队之歌》通过描绘抗战斗争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音乐或是什么内容的歌曲,都相同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这类歌曲,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感受更加亲切动人的祖国形象。
四、初中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途径
在教育方法上,音乐教育表现出了与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并没有固定一致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起被教育者内心的共鸣,体现出二者相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状态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能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利用音乐教育形式渗透道德教育的具体操作途径可以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题课堂建设以及音乐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实现课堂课后的全方位的道德教育。
(一)结合班主任工作选择音乐教学内容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同样的,在利用音乐教育渗透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形式与歌词内容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是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尤其是学生们出现相同情绪时,这个时候音乐教学与道德教育内容相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利用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住学生的情绪变化,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如,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首次开始住宿生活,离开了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中免不了产生思念的情绪。经常会有学生因为思念亲人的情绪得不到排解,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校园春秋》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种类众多的校园歌曲,带领学生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更快适应初中阶段的集体生活,冲淡学生心中对于家人的浓烈思念情绪,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学生身份的转变,积极融入到初中生活中。让学生以一个初中生的身份展开新的学习与生活,用崭新的面貌来进行初中阶段的成长。
〖XCT3.TIF〗
(二)開展音乐主题班级建设
音乐可以根据主题分为多个类型,在音乐教育中也就能够根据音乐类型的相似性进行音乐主题的班级环境建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音乐主题教育渗透道德教育能够有较强的教育作用。音乐主题课堂的建设能够提供更加浓厚的音乐氛围,学生在班级内受到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影响,从而得到更多的道德教育感悟。学生在音乐主题的班级建设中能够受到更加充分的音乐影响,显示出更加集中的教育作用。
例如,在班级内举办“悦动班级”的文化建设活动,使学生动手用各种音乐素材对班级文化环境进行丰富与充实。音乐主题的确定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以某一个音乐家为主题,学生能够受到音乐家的优秀道德品质与其音乐作品熏陶的双重教育影响。以某一音乐类型作为主题,学生在班级内感受同一类型但风格不同内容角度不同的音乐作品,在作品赏析中受到不同的音乐教育影响。
在建设音乐氛围班级过程中,学生动手搜集各种音乐素材,包括音乐家生平与代表作品及其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等。以贝多芬及其作品为例,音乐家主题建设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与命运做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还有他为艺术献身,忘情创作的艺术品质。通过音乐主题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能从多种音乐元素中受到多角度的道德教育影响。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
在教育中最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莫过于开展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么富有激情与活力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融入到音乐中去的机会。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最直接,教育作用也最明显的。在音乐活动中加入其他元素,如竞赛元素等,对学生力争向上的品质与合作共赢的品质都具有良好的培养作用。音乐活动因为其直接生动的教育作用而具有更好的德育渗透的入口,学生能够受到更直接的深层教育。
例如,在班级内部组织音乐社团或歌唱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在组织音乐社团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习到如何和同学协商合作,交际能力也得到锻炼,创作才能也有一定增长,能够实现综合素质的增长。在音乐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准备工作付出的辛劳。同时竞技意识得到增强,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的品质也逐渐形成。与同学结成小组参赛还能够感受到合作共赢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其他形式的音乐活动,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的音乐活动才最具有生命力和实际意义,更能被学生所接受,顺理成章地达成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目标。
五、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把握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第一要务。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掌握学生动态,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形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结合班主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开展班级音乐文化建设,开展形式丰富的音乐活动都是对学生的具体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个人品质以及社会道德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若舟.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8(10).
[2]孙海波.浅谈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8).
[3]王特.音乐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4]张家源.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