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改变”伤血压

2020-07-04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0年6期
关键词:改变血压高血压

受访专家

徐凤芹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心血管科常见病、难治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并擅长用中药膏方对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进行滋补调理。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新冠”疫情突然肆虐,让2020年成为不平凡的一年。为了降低被传染的概率,专家们一直呼吁大家少出门,“居家隔离”虽让大家有效地避开了新冠病毒,却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疫情期间发生了改变, “宅”在家里,作息不规律,导致慢性疾病的加重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为大家盘点了特殊时期里人们生活方式的4种改变,其中3种对人体健康有害,只有1种对健康有益,这些改变带来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有几类人群更容易在特殊时期因“改变”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徐院长将从中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平稳血压、化解危机的办法。

血压升高危害大

高血压虽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却成为“全球死因调查”中的第一危险因素。目前,中国大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出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食用钠盐、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也会导致血压升高;一些药物,如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会影响血压;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也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早期会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常见表现,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發生血压升高,在休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的升高会趋于明显,并伴有各种症状。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

四种“改变”分益害

1.“宅”家

疫情期间“宅”家不用早起,年轻人不用早起洗漱吃早饭,再急匆匆地出门上班;老年人也减少了外出锻炼的机会,降低了突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许多老年人喜欢一大早外出锻炼身体,但其实这种习惯对高血压是不好的。高血压有它的“昼夜节律”,也就是说血压是白天高而夜间低,往往在早晨起床时会急剧升高,若患者没有采取降压措施,升高幅度的平均值在17毫米汞柱左右,甚至有人可高达8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被称为高血压的“晨峰现象”,一般发生在凌晨6点至上午10点。

老年人早起锻炼的时候血压升高,与晨峰现象重合,很容易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在春季,早晨室内外温差大,血管突遇寒冷刺激,容易引起痉挛收缩,发生供血不足,进而引起血压升高,甚至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病发作。因此,晨练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并非一种好习惯。

此次疫情恰逢冬春季节,人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减少,长期处在一个恒定温暖的环境里,有效避免了寒冷天气对血管的刺激,减少了高血压人群发病的机会。

2.暴饮暴食

有些人在“宅”家期间,生活习惯也发生了一些不好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

在人们自觉地居家隔离期间,微信朋友圈里仿佛举行了一场 “厨艺大赛”,大家都在晒自己制作的菜肴点心,从凉皮到油条,再到蛋糕、面包。在疫情期间,心态乐观固然好,但在享受“烹饪之乐”的同时,饮食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也不能忽视。

面对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大部分人在家做多少,就吃掉多少,这样虽然不浪费粮食,却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有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都按时吃药,血压却在疫情期间明显提高了,这与他在家的“暴饮暴食”有关。徐院长解释,中医常说“胃强脾弱”,脾胃是一个整体,胃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精微,一般脾胃都虚弱的人常表现为食欲不好,而胃强脾弱的人却会食欲旺盛,但实际上,这类人的脾不能运化已经吃进去的大量食物,这些无法被转化为营养的食物,将会变成另一种病理产物——痰湿。最应该远离暴饮暴食的高血压人群就是痰湿阻络型高血压患者,痰湿阻络让血脉不再通畅,引起血压升高。中医讲“无痰不作眩”,湿蒙蔽了清阳后,患者会出现头昏、头沉、胸闷、有痰、舌苔厚腻等症状。暴饮暴食会让痰湿阻络型高血压患者陷入恶性循环,由胃强脾弱演变为脾胃虚弱。这类患者往往身材肥胖,他们在夜间的血压可能会更高。

针对痰湿型高血压人群,最重要的是化痰祛湿,活血通络,徐院长给出了一例可化痰湿的药膳方——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

【食材】冬瓜160克、山药50克。

【做法】将冬瓜和山药洗净后去皮切块,并将适量葱姜切为细末备用。随后起锅烧水,将冬瓜、山药与切好的葱姜一起放至锅中,煮沸后转文火煲30分钟,再放少许盐调味,盛出即可食用。

3.情绪烦躁

徐院长有一位朋友,“宅”家期间,每天都把全国疫情地图、新增人数、死亡人数和各种数据分享到微信群里,并且每天关注“新冠”的所有新闻,甚至连谣言都信,整个人在疫情期间显得格外紧张。这位朋友本就患有高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但有天她突然发现血压出现了升高,过度紧张让她的血压达到了180/60毫米汞柱,并伴随有心情烦躁、口苦和失眠。有类似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不在少数,他们属于高血压的最常见类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最怕心情烦躁,“宅”家期间,每天被大量的疫情信息包围,惶恐不安,负面情绪使他们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最后耗伤肝阴,导致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患者肝气郁结,郁久而化火,化火而伤肝阴,阴虚而无法制约阳气,导致阴阳失调,从而出现肝阳上亢的表现,常见的有头晕头涨、眩晕耳鸣、面红目涩、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心病还须心药医,徐院长推荐患者用“移精变气法”来疏解情绪。这种方法来源于《黄帝内经》,“古之治病,唯其移精變气,可祝由而已”,是中医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转移注意力。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宅”家期间,尽量不要频繁关注负面新闻,可以在家做一些修身养性的事情,比如弹琴、练书法、下棋等。

4.运动减少

疫情到来之前,年轻人可以去健身房,老年人也可以出门逛公园或是跳广场舞,每人每天的运动量还是有所保证的。但疫情到来之后,全民“宅”家,运动量突然骤减,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丝危机。徐院长介绍,高血压与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有些高血压患者通过跑步一类的有氧运动,血压可以持续下降20多个小时;也有研究证明,太极拳能够让血压一定程度地下降,持续地打太极拳的人与不打太极拳的人相比,血压是更稳定的。在家里因缺乏锻炼而导致血压波动的患者,往往是患有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的人,其血脉本来就不通畅,运动的减少会对他们的血压产生反向刺激,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瘀血阻络高血压的表现常有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肢体麻木、健忘、失眠、心悸、舌紫暗等。

针对瘀血阻络型高血压,徐院长为患者推荐了几样能够活血化瘀的食材。

山楂:既是一味能活血化瘀的中药,也是一种能消食导滞的水果。适量食用对活血化瘀很有帮助,多食易出现胃反酸,一天吃两个即可,脾胃虚弱的人和孕妇慎食。

西红柿: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合瘀血阻络的人群食用,其中的番茄素还能预防和抑制肿瘤。

玫瑰花茶:女性喝些玫瑰花茶对身体有益,也可以活血化瘀,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喝玫瑰花茶能够疏肝解郁,让心情舒畅。

葡萄汁:葡萄中含有逆转醇(白藜芦醇),能对抗体内的自由基,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但高血糖人群禁止食用。

(编辑    姚宇澄)

猜你喜欢

改变血压高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Hold住,你的血压!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高血压界定范围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