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2020-07-04胡素欣
胡素欣
【摘 要】目的:针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症且出现意识障碍症状的患者的治疗工作,深入探究分析科学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A医院在2018-2019接诊的136例患有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5%,要比出血性患者的73.1%高出17.4个百分点。结论: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症且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症状的患者,应该尽早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在最佳治疗时间内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对治疗的效果进行保障,避免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过多损伤,使之得到良好的恢复,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诊治
引 言
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急性脑血管病症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其多发人群一直为器官逐渐老化且免疫力逐渐下降的中老年人,但是,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此类病症的多发人群正在逐渐年轻化。在患上此类病症之后,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颅内压在短时内大幅度增高,脑组织出现明显位移,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因此而受到破坏,产生异常变化,至此,患者产生意识障碍,病死率明显升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严重。为了分析科学性和有效性均比较强的诊疗方法,在此次研究当中,抽选A医院在2018-2019接诊的136例患有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选A医院在2018-2019接诊的136例患有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并且由临床确诊,对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70和66,年龄分布在41岁以上,82岁以下,患者的脑血管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前一种又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所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32和20,后一种则分为心源性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大面积脑梗死两种,所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38和46。此次所抽选的患者均存在意识障碍,程度由低到高分别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度昏迷,所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64、36、26、10。
1.2方法。因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了损伤且次病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医务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来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其呼吸频次和心率等指标判断患者所处的状态,并从瞳孔变化和患者的反应来分析其意识障碍程度,一旦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医务人员应该立刻分析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脑血管病为缺血性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依据病情来选择在时间窗内采用阿替普酶来进行静脉注射,单次使用剂量为0.9mg/kg,其中的十分之一需要在一分钟之内注射完毕,而剩余的十分之九则需要在一小时之内泵入,或者是进行桥接支架操作,取出患者动脉中的栓塞。对脑血管病出血性的患者,依据其病情来选择采用开颅手术、DSA、颅内动脉瘤性血管内介入栓塞、高血压性脑出血行CT下钻孔血肿引流术等术式来展开治疗。
在处于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时,患者的颅内压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早期确诊之后要采用利尿剂和脱水剂完成治疗工作,使用比较多的药物主要包括浓度为20%的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初步治疗的时间周期通常为三到五天,若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仍然没有下降到正常水平,视疾病发展情况来对治疗时间进行延长,在这个时期,甘露醇的用量需要减半,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心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因甘露醇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此药物只能在短期内进行应用。除此之外,醒脑静及盐酸纳洛酮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应该多加注意,因患者处于意识障碍阶段,患者是无法进行自理的,每日需要定时辅助患者翻身,对其呼吸道的顺畅度也要加以注意,避免出现呼吸堵塞等情况,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患者处于卧床状态,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其进行肢体活动,每日进行按摩,避免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肢体功能退化。同时,还要通过功能位的放置以及气垫床等的铺设来避免褥疮的发生。
1.3观察指标。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院专用的SPSS软件来对所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见下表:
由表格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5%,要比出血性患者的73.1%高出17.4个百分点。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脑血管病症发生率的升高以及发病群体的年轻化,在患上此种病症之后,患者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负担。经研究发现,在发生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症之后,有85%的患者会在2-3小时之内出现意识障碍症状。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医务人员需要尽可能早地诊断出患者的患病种类,并依据其病情发展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静脉溶栓和支架动脉取栓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医院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健康宣教内容,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减少可能会导致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 语
综上所述,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症且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症状的患者,应该尽可能早的进行诊断,建立起防治机制,针对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诊疗手段,避免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加快其预后恢复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权帝,赵红霞,谢秀丽,李素芳,王振国.中药联合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J].特别健康,2019(28).
[2] 段丽霞.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35).
[3] 宋薇,辛林军,苏江波.納洛酮与依达拉奉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