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构建策略及路径

2020-07-04张艳王妮张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立德树人

张艳 王妮 张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的问题。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来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文章首先对课程思政综述做了阐释,其次对课程思政融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实施方案、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课程思政路径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策略;路径

本科研团队结合我院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与教学实际,试图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为例构建课程思政的策略及路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既是高等学校法学、法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法学学科,更是一门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行政法的概述、基本原则、主体、行为、程序、责任、监督、行政诉讼等内容。

一、课程思政综述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这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目的要求的重要导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要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植根于学生心田,将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管理、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认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课程是其教育内容、目标和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书育人活动的基础。高校全面、深入地进行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健全彰显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精神要义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首要的是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与教育。为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以提升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这为地方高校近年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

上海市在教育部的指导支持下,率先从2014年开始课程思政的试点改革工作,选择了12所试点学校、12所重点培育学校、34所一般培育学校,基本实现了全市高校课程思政的覆盖,这为其他地方高校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可推广的“上海经验”。到目前为止,其他高校有400多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改革,各高校努力让所有课程都讲出“思政味道”,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子”,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象、新希望。

兰州文理学院自2014年起,将立德树人纳入教育改革指标及教学评价中。自2017年起,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与转变。于2017年制定了兰州文理学院及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于2018年8月,选取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赴复旦大学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推进的学习培训。

我校于2018年9月开始推进实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育学原理、大学体育、广播电视史、金融学、仪器分析、政治经济学、工艺美术史、大学英语、数字电子技术等14门课程的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项目。为全面深入推进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整体改革,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于2019年印发了《兰州文理学院关于举办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通知》与评审标准,并于同年7月至8月举行了学院级、校级课程思政的教学竞赛,要求利用各类专业课程培养和造就专业知识扎实、科学理论素养、崇高道德品格、体魄康健、心理健全、正确三观的学生,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更具实效。

(二)内涵

自2014年起,各高校为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教育部也选定部分高校进行试点,为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其他高校也相继推出了系列课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比如,组织或支持课程思政的培训学习、建设推进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举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大赛、举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竞赛等。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育人功能,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3]

课程思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既有显性的体系课程。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高校为发挥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例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等开设以上课程。

其次,又有隐性的体系课程。例如综合素质课程和各专业课程。高校为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挖掘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以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领落实,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协调同步,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育人模式。[4]

这使得高校意识到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得从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初心出发,不能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谈课程思政的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5]

二、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基础

为顺利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本学院及教学团队前期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

1.本教学团队基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特点、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研究制定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题教学大纲(课程思政版),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说明、教学任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专题教学内容设计等,修订了教学计划,更新了部分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件,进行了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2.学院已购置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料库,供教师备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参考;3.学院及本教学团队已制定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以规范教师授课行为,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4.学校、学院已安装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及先进的教学软件,例如雨课堂、对分易、学习通、法学教学软件供教师授课使用;5.学校、学院已配套与建成法学实践课程教学软件、法律援助中心实训基地、模拟法庭实训中心与法院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三、课程思政的构建策略

(一)以专题教学的模式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

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思政”试点改革为依托,构建在专题教学中融入“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法治文化自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法治理想信念、践行中国法治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创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其主要作用:

1.深化专业课程育人。此设计健全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解决立德树人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相脱节的问题。如此以课程思政的方式融入相关德育内容,不仅可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落细落实,也可以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2.推动法治文化育人。通过课程思政专题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刻了解中国的法治现状,树立法治文化自信,培养法治思维,坚定法治理想信念,坚持对真理、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坚定维护法律权威,弘扬中国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让“明德强能 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3.推动活动育人。在教学实施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课程,探寻德育契机。比如,在相关章节的思维导图授课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全面依法治国的创新能力等;在法治宣传活动中培养学生要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文化自信、坚定法治理想信念等;在赴法院庭审观摩和模拟法庭活动中,激发同学们民族自豪感,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坚定做模范遵纪守法公民的信念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法治文化与实践中体验课程思政设计与讲授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寓教于乐,助推立德树人的培育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二)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更加科学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高校应立足各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方法等实际,创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6]以此来改变专业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讲授、轻德育培养的现状,全面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打破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两张皮”的认知壁垒,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所有课堂“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课程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就要形成科学的“管理、实施、评价”制度体系。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所以各高校必须立足全局,统筹谋划,精心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科学育人体系。

四、课程思政的构建路径

高校为提升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在改进和创新中切实提高教学大纲的科学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性、专业教学水平、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受高校内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上很多人认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是思政课老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任务,专业授课教师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即可,因此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被划分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等部门,其他学院则主要承担的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认知模式导致高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出现了认识偏差和路径依赖,这种认知在实践中严重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

2.转变专业课教师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储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历史、哲学、法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知识,还要求教师要积极拓宽育人教育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内容中,专业课教师尽快改变传统的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轻德育的导向与价值引领的方式,引导所有专业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理念,在专业课程讲授中贯彻德育引领和价值塑造的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目标,带动全员教师既做好“教书”,更做好“育人”。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淘汰教学实效不强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教學实施,培育和打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金课”,以培养新时代的德才兼备人才。

(二)完善教学顶层设计

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中,要全方位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挖掘、梳理、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顶层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高校在制定课程思政目标中,重点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探索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有效地将各类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

2.全面细化课程思政的内容。比如立德树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学习德育(尊敬师长、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提高修养等)、专业德育(学以致用、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等)、政治导向(正确方向、潜心问道、学术自由、学术规范等)、核心价值(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等)。[8]

3.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原则。课程思政不是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要机械、教条地进行体系化的德育元素融入教育,而是结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特点,寻找德育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应遵守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4.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主要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贯穿到专业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

5.加强监督检查。要求学校、学院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学监测、教师教学评价与教学评估制度。以加强和健全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督导检查,将课程思政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列为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列为评价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形成稳定的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立德树人育人的工作格局。

6.建立定期宣传制度。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大型展板、校园网等媒体,及时反映课程思政教学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综上,梳理学校的相关制度,建立完善以上各项配套政策或者制度,克服具体实施中与课程思政理念、目标等相背离的现象,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确保课程思政有效引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DB/OL].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http://www.sizhengwang.cn/zt/xjplszgz/.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DB/OL].央视网,http://news.cctv.com/special/gxszhy/.

[3]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课为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4]钱欣,曾宁.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

[5]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

[6]周泛海,蔡冲.浅析新形势下大学课堂的主要任务[J].大学教育,2019(02).

[7]张俊玲.将“课程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 (11).

[8]高德毅,宗愛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立德树人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