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读体验促课外阅读

2020-07-04叶永忠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果课外阅读笔者

叶永忠

新冠疫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师生手上既没有教材,也没有统一的阅读和训练材料。如何找寻一个契合点,既能将教材和学生家里内容不一的书籍、杂志结合起来,又能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呢?笔者把目光放在了教材的自读课文上。

教材对自读课文的编写采用了“原文+阅读提示+旁批提示”的结构。在“阅读提示”部分,教材分别从文章内容、文本特色和阅读方法三方面引导学生读什么、如何读,这是宏观层面的提示;而在“旁批提示”中,教材则把文章的理解作为重点。笔者发现,这三个部分叠加起来,就是阅读、理解、鉴赏的完整示范。如果教师重视自读课文的这种示范作用,就能引导学生实现“听老师讲什么”到“看老师如何读”、再到“让我自己读读看”的顺利过渡。

课前预习,自读体验。笔者录制了“自读三问”的微课,并附加了一个“读有所获”的自我检测小栏目。

学生根据微课提示阅读文章,将自己初步的阅读成果(问题或结论)通过智学网平台提交上来。整理学生的阅读反馈后,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写了什么”比较明确;对于“为什么写”和“如何写”这两个问题,学生要么理解不透,要么分析不清。而这些正是线上教学的着力点,也是自读辅导课的价值所在。

线上交流,自主研读。线上授课的时候,笔者针对《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两个示范。

示范一:文章有多处写景,是想说明什么?以“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多么丰饶”句为例谈谈理解。教师理解:突出了土地是我成长的摇篮,她对我有养育的厚恩。

示范二:本文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诗一般的描绘性语言上,如“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等句,你有什么感悟?教师理解:本文用词很“出格”,特殊的情感需要特殊的词汇来表达。

笔者提供示范的同时,也分享了笔者鉴赏的理由和角度。接下来,学生依照笔者的示范,分别从内容理解和语言鉴赏等角度自读理解,然后以口述的方式提交初研成果。对于其中典型的成果,笔者还进行了针对性点评。

在线上交流时,学生反馈很积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自读课的目的是以课内自读为桥梁,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于是,笔者安排了拓展环节。

线下拓展,自由阅读。笔者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藏书中选取最感兴趣的作品片段,结合学习《土地的誓言》阅读体验,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提出“自读三问”,并展示各自的阅读成果。

从回收上来的自由阅读成果上看,学生确实進入了自由阅读阶段,差异化和个性化阅读痕迹也很明显:有的喜欢鉴赏,有的喜欢分析;有的倾心于名家散文,有的专注于历史经典。学生也从自读课与课外阅读的对接中认识到:掌握了课内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也是有章可循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六中致诚中学)

猜你喜欢

成果课外阅读笔者
老师,别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工大成果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