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

2020-07-04周国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文化意义

周国瑞

内容摘要: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是一篇讽刺性极强的当代官场小说。所谓“官场小说”,其实是民间通俗的一种分类,其特点仍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反映生活的小说类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官场小说的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文学的意义。笔者通过对这篇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阅读与鉴赏,从“局长”敞开的裤门里所看到的不只是那条“红红的内裤”,还看到了小说中的主角——“局长”的人品与德行,以及所有配角的官场众生相。

关键词:官场小说 文化意义 人物分析 启示思考

最近我在网上作消遣浏览时,读到了一篇令人忍俊不禁的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因篇幅不长,特全文抄录如下:

局长的裤链没拉上

佚 名

大清早,局长头发锃亮,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走进办公大楼,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那年局长49岁。

门卫保安是第一个看到的。这个农村来的小伙子身强体壮,但反应却很迟钝,在他涨红着脸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该不该跟局长说一声时,局长已经迈着四方步上了楼梯(为了保持健康,局长从来不乘电梯)。

局长在二楼时遇到了团委的女书记,年轻的女书记拿着份材料正要让局长签字,一见局长的裤子,忙装作是偶遇的样子说声“局长早”,就一转身匆匆地离开了——我是女同志,这事我来提醒不合适。

局长迈着正步继续上楼,在三楼遇到了行管科长。行管科长一见了局长就堆一脸的笑:身体向边上一侧,给局长让路,等局长过去了,他忙轻手轻脚地下楼——局长护短,“三讲”时谁提意见谁倒了霉,這事我不能说。

局长继续迈着正步上了四楼,在楼道里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正在聊天,一见局长大开着裤链上来了,两人都吓了一跳,但却都不动声色地和往常一样向局长问好。

局长过去了,两人就小声地质问起来,“你为什么不告诉局长他裤链没拉好?”“你怎么不说?”“你是纪检办主任!领导裆部有了问题应该你过问!”“胡扯,这又不是作风问题,这是领导裤子质量问题,属生活起居方面的事,该由你来说!”

局长继续迈着正步上了五楼,在楼梯上遇到审计科副科长拎着暖瓶下楼打水。一见局长,这位副科长的脸刷一下子红了,他也只是侧身在那儿点头憨笑,等局长过去了。

审计科长随之出现,他也和往常一样,亲热地和局长打了招呼就走——从一楼到五楼都没人提醒,我凭什么要提醒?

局长已上了六楼,左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时副局长迎面走来,他诧异地看了局长一眼,也没说话。他在心里盘算:传闻局长将要调走,而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局长从书记的办公室前走过,书记也发现了他红色的内裤。他在心里暗暗地冷笑——开着吧,过会儿开会看你怎么出丑!全局干部会在9点钟准时召开,局长挺胸抬头带着一群党委成员走上了主席台。他的裤链仍张着大口,但全场鸦雀无声,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局长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活动了4小时之久,直到他的小车司机在接他的时候目瞪口呆地指着他的裤链。局长低头一看,也不吭声,把拉链拉上了。

第二天这个司机就被调走了,办公室主任在给委屈得要哭的司机谈话时郑重指出:“你早上开车送局长来时干吗没有看见?”

(摘自“腾讯网·今日热文”)

上面这篇微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位行政级别不详的局长某天因偶然的疏忽,在早上起床后或方便后忘了把他裤裆前面的拉链拉上,致使里面的红色内裤让人一目了然。可局长在去机关办公大楼的一路上,直至登上大会主席台,众多的人都瞧见了局长那没拉上的裤链和里面露出的醒目的红色内裤,可就是没有任何一个干部和职工向局长公开指出或悄悄提醒一下,致使局长“在众目睽睽下活动了4小时之久”,要不是中午下班时被他的小车司机所提醒,这位局长还会一直把丑出到家。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所有没开口指出或提醒局长的人都相安无事,唯独那个直言不讳的小车司机第二天就被调走了。

读完这篇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我忽然联想到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那篇童话代表作——《皇帝的新装》。那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国王每天只顾着换衣服,一天王国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声称可以制作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而愚人不能看见。骗子索要了大量财宝,不断声称这件衣服多么华贵以及光彩夺目,被派去的官员都看不见这件衣服,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他们都说自己能看见这件衣服,而国王也是如此,最后国王穿着一件谁都看不见的“衣服”上街游行——其实是光着身子在满朝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最后还是一个小孩儿喊出了“他什么也没穿啊”的真话。这个童话故事嘲笑了奢侈昏庸的皇帝、愚蠢谄媚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然而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与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所不同的是:《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位皇帝身上本是一丝不挂,他手下的一群大臣们明明没有看见任何新装却都说看见了,而任由国王在全城百姓面前出丑;相反,《局长的裤链没拉上》里的局长因裤门拉链没拉上不太雅观,可身边的干部群众明明瞧见了却都装作没瞧见,谁也不愿主动向局长提醒一声而任由局长在公众场合出丑。

很显然,从内容特质来看,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是一篇讽刺性极强的当代官场小说。所谓“官场小说”,其实是民间通俗的一种分类,其特点仍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反映生活的小说类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官场小说的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文学的意义。与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微小说作品相比,这篇《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微小说,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里面出现和刻画的人物形象众多。我统计了一下,在一篇不足千字的微小说中,出场人物(按照出场顺序)除了中心人物——“局长”,还有“门卫保安”、“团委的女书记”、“行管科长”、“办公室主任”、“纪检主任”、“审计科副科长”、“审计科科长”、“副局长”、“书记”、“小车司机”,另外还有一笔带过的“一群党委成员”和“全局干部”。所以,它算得上是一篇名副其实的“官场小说”。在这样一篇名副其实的“官场小说”中,先后出场的众位官员全都看到了局长“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然而所有人却“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让局长在公开场面上尽情露丑、显窘。从这官场众生相中,我看到了所有人与“局长”之间的一种严重对立——从浅层次上看它是一种严重的情绪对立,往深层次里看它是一种严重的思想对立。

从“局长”最初出场的样子来看,他给人们的表面印象还是不错的。如作者在微小说的第1自然段里,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来刻画人物和交代故事:“大清早,局长头发锃亮,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走进办公大楼,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那年局长49岁。”

——这里的“局长头发锃亮”是外貌描写,凸显出“局长”是一个平时十分注重仪表和个人形象的人;

——他“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走进办公大楼”是动作描写,表现出“局长”是一个平时十分庄重、稳健和潇洒的人;

——可他的“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是细节描写,透露出“局长”是一个对中国传统习俗十分了解和看重的人。穿红色内裤是中国民间过“本命年”时的一个传统习俗。在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所以每逢一个人的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均需通过“扎红”——或系红腰带、或衬红背心、或穿红裤衩,来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那年局长49岁”这一补述很有意味,因为“本命年”又俗称“属相年”,它是十二年一遇的所在年份,也就是说,本命年通常应是12的倍数,即12、24、36、48、60……可是“那年局长49岁”了,这就说明“局长”的48岁的本命年已过,但他此时此刻仍然内穿一条红色内裤的细节,既表明“局长”对人生命运怀有一种深深敬畏,也表明“局长”是一个生活十分謹慎的人。

——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平时十分注重仪表和个人形象的人,一个平时十分庄重、稳健和潇洒的人,一个对中国传统习俗十分了解和看重的人,一个生活十分谨慎的人,却在公众面前露出破绽、出了洋相——他上班时“裤子的拉链竟然没有拉上,裆部像个惊讶的口大张着,露着里面红红的内裤”。当然,这里的“竟然”二字,也表明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疏忽大意所致,说明局长并非是一个平常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或不修边幅的人。

其实,像“局长”这一次没把裤链拉上的尴尬和难堪,应是极容易避免的。如果说第一个开车来接局长上班的“小车司机”,可能因为当时坐在驾驶室里而没有瞧见局长那没拉上的裤链尚且情有可原。那么从后面出场的第二个人起,就全都是清楚地瞧见了局长那没有拉上的裤链和从里面露出的红色内裤的,其中除了“门卫保安”一个人是想提醒局长一声而没有抓住时机外,其他所有干部——“团委的女书记”、“行管科长”、“办公室主任”、“纪检主任”、“审计科副科长”、“审计科科长”、“副局长”、“书记”,以及“一群党委成员”和“全局干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随时有机会提醒局长一声的,却偏偏没有一个人来先开这个口。从这些人的心态来看,各有不同:

有的人是事不关己不说为佳,如“团委的女书记……一见局长的裤子,忙装作是偶遇的样子说声‘局长早,就一转身匆匆地离开了——我是女同志,这事我来提醒不合适”;

有的人是前车可鉴怕受报复,如“行管科长一见了局长就堆一脸的笑:身体向边上一侧,给局长让路,等局长过去了,他忙轻手轻脚地下楼——局长护短,‘三讲时谁提意见谁倒了霉,这事我不能说”;

有的人是不愿担责互相推委,如“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一见局长大开着裤链上来了,两人都吓了一跳,但却都不动声色地和往常一样向局长问好。局长过去了,两人就小声地质问起来,‘你为什么不告诉局长他裤链没拉好?‘你怎么不说?‘你是纪检办主任!领导裆部有了问题应该你过问!‘胡扯,这又不是作风问题,这是领导裤子质量问题,属生活起居方面的事,该由你来说!”;

有的人是羞于表达难以开口,如“审计科副科长……一见局长,这位副科长的脸刷一下子红了,他也只是侧身在那儿点头憨笑,等局长过去了”;

有的人是旁人不云我亦不云,如“审计科长随之出现,他也和往常一样,亲热地和局长打了招呼就走——从一楼到五楼都没人提醒,我凭什么要提醒”;

有的人是明哲保身另有盘算,如“副局长迎面走来,他诧异地看了局长一眼,也没说话。他在心里盘算:传闻局长将要调走,而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有的人是居心叵测别有目的,如“局长从书记的办公室前走过,书记也发现了他红色的内裤。他在心里暗暗地冷笑——开着吧,过会儿开会看你怎么出丑”;

有的人是装聋作哑想看笑话,如“全局干部会在9点钟准时召开,局长挺胸抬头带着一群党委成员走上了主席台。他的裤链仍张着大口,但全场鸦雀无声,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局长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活动了4小时之久,直到他的小车司机在接他的时候目瞪口呆地指着他的裤链”,这才关闭了局长的“裤门”,终结了局长的“窘况”——而“小车司机”的这种最自然、最纯朴、最善意的一个提醒,竟然招致了“第二天这个司机就被调走了”的结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我从局长敞开的裤门里所看到的,就不只是那条“红红的内裤”了,我还从中看到了“局长”的人品与德行。试想一下,一个若是平易近人、毫无一点官架子、能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乐于听取和接受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善于闻过则喜、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谁会对他敬而远之、宁肯看他在公众面前出丑也不及时提醒他把裤链拉上呢?如果我们对这篇微小说的内容稍作一下具体分析,就不难发现文中的“局长”在自身的人品与德行方面存在着如下一些严重缺点:

一是不大平易近人。这从第一个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门卫保安”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他涨红着脸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该不该跟局长说一声”——由此可见,如果局长平时是一个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的人,那么这个“门卫保安”何至于会心理紧张、畏畏缩缩、不敢直接提醒局长拉上裤链呢?

二是生活作风不大正派。这从第二个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团委女书记”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团委的女书记……一见局长的裤子,忙装作是偶遇的样子说声‘局长早,就一转身匆匆地离开了——我是女同志,这事我来提醒不合适”——由此可见,如果局长平时是一个作风正派且平易近人的人,那么这个“团委的女书记”何至于一瞧见局长那敞开的裤门就唯恐避之不及、以免招来绯闻呢?

三是有强烈的报复心。这从第三个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行管科长”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行管科长一见了局长就堆一脸的笑:身体向边上一侧,给局长让路,等局长过去了,他忙轻手轻脚地下楼——局长护短,‘三讲时谁提意见谁倒了霉,这事我不能说”——由此可见,如果局长平时是一个心胸宽阔、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人,那么这个“行管科长”何至于一瞧见局长那敞开的裤门就想起前车之鉴、害怕日后突然遭到莫名的打击报复呢?事实证明:最后那位给局长开车的“小车司机”,不就是因为悄悄提醒了局长把裤链拉上而在第二天就被穿了小鞋、给“调走了”吗?

四是工作作风比较霸道。这从第三个和第四个同时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一见局长大开着裤链上来了,两人都吓了一跳,但却都不动声色地和往常一样向局长问好。局长过去了,两人就小声地质问起来,‘你为什么不告诉局长他裤链没拉好?‘你怎么不说?‘你是纪检办主任!领导裆部有了问题应该你过问!‘胡扯,这又不是作风问题,这是领导裤子质量问题,属生活起居方面的事,该由你来说!”——按说现实中能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纪检主任”的人,应是八面玲珑、不在乎任何刁难的人,然而,面对局长没拉上的裤链,两位主任竟互相推委、都不愿直接提醒局长一下,可见这个局长平时动不动就训斥下级、动不动就向下级追责问责的霸道与专横,已经演化到了何等程度。

五是不善于关心他人。这从第五个和第六个先后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审计科副科长”和“审计科长”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审计科副科长……一见局长,这位副科长的脸刷一下子红了,他也只是侧身在那儿点头憨笑,等局长过去了”;“审计科长随之出现,他也和往常一样,亲热地和局长打了招呼就走——从一楼到五楼都没人提醒,我凭什么要提醒”——由此可见,如果局长平时善于同大家打成一片,经常关心与慰问各个科室的干部职工,那么审计科的正、副两位科长又何至于瞧见了局长那敞开的裤门而只笑笑而已却不主动关心地提醒局长一声呢?

六是与班子成员共事不共心。这从第七个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副局长”和第八个瞧见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书记”两人的神情与心态就可看出:“副局长迎面走来,他诧异地看了局长一眼,也没说话。他在心里盘算:传闻局长将要调走,而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局长从书记的办公室前走过,书记也发现了他红色的内裤。他在心里暗暗地冷笑——开着吧,过会儿开会看你怎么出丑”——由此可见,如果局长平时是一个十分注重民主集中制、既讲原则又讲团结、能凝聚整个领导班子人心、能充分发挥各位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的人,那么何至于“副局长”巴不得快点调走局长呢?那么何至于“书记”巴不得看到局长在全局干部会上出丑呢?那么更何至于“一群党委成员”都瞧着局长的“裤链仍张着大口,但全场鸦雀无声,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呢?

七是惯于专权搞“一言堂”。这从最后那个因指出局长没拉上裤链的“小车司机”第二天就被调走了的结果就可看出:一个直接服务和听命于局长的“小车司机”,按照常理——人事管理程序或劳动合同规定,他是不会那么轻易能被他人调走的,特别是在一个国家行政机关里而非在一個私营个体企业里,倘若没有局长的亲自发话与命人督办,一个“小车司机”被调走而不是被解聘、被辞退,表明他的身份应是一位有正式编制的单位职工,可这样一位有正式编制的单位职工在没有任何犯错的情况下而在第二天被突然调走了,显然是没有经过局机关领导班子商议程序,或者是根本听不进局机关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这只能说明局长这个人平时惯于专权和搞“一言堂”。

当然,虚构夸张、以小见大、反映生活、讽喻警示、发人深省等,都无不是文学作品的显明艺术特征和重要社会功能。因此,这篇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就不仅仅是让人八卦娱乐、一笑了之。它所带给读者的思考与启示,应涉及到人品德行养成、干群思想教育、领导作风转变,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就此打住,再多说可能会跑题。

记得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指出过:“文学是人学。”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曾就此做过诠释:“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原载于1957年5月《文艺月报》)总之,真正的文学家都是观察人、感受人、体验人、理解人、描写人、塑造人的行家里手。通过对这篇微小说《局长的裤链没拉上》的阅读与鉴赏,我从“局长”敞开的裤门里所看到的不只是那条“红红的内裤”,还看到了小说中的主角——“局长”的人品与德行,以及所有配角——“团委的女书记”、“行管科长”、“办公室主任”、“纪检主任”、“审计科副科长”、“审计科科长”、“副局长”、“书记”,以及“一群党委成员”和“全局干部”的官场众生相。而您从中又还看到了一些什么呢?不妨也同大家交流一下!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文化意义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论书评的意义及其独立性
在对现实的反抗与妥协中发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