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6-12-06郑晓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思维导图

郑晓

【摘 要】语文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除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外,从表现形式上看,既有抽象性,也有形象性。语文学科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特的作用,反言之,语文教学也应寻找更契合学生思维实际的方法,才能更为有效。思维导图作为语文学习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可以运用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课文中心的有效阐述以及习作难点的突破等,由此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力,同时也提升其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语文学习 内容把握 人物分析 习作提高

语文的博大精深,使得这门学科的知识远远超过其他学科。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使得学习和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及技能变得非常吃力,甚至有时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不断抄写或练习)来强化。这样的学习是低效且费力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思维能力也会越来越差,学生的灵性会逐渐被磨灭。

思维导图作为语文学习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可以运用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课文中心的有效阐述以及习作难点的突破等,由此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力,同时也提升其思维能力。

一、整体内容的把握

常听到教师和学生这样说:学习,就是两种变化,最开始是把语文书读“厚”起来,结束时要能把书读“薄”了。仔细揣摩这句话的含义,其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新知识的学习,要理清思路,在大脑中建构一张关系网,把书本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有效地整合起来,然后找出其中的联系,使得“知其一,就能知其二”。

但现实状况是,学生往往觉得思维混乱,搞清楚一个概念(或是一种学习方法)之后再学习新的概念(或是新的学习方法),整个思维就容易变得“毫无头绪”。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其结果就非常不一样。

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开展的单元整组教学模块中的第二板块——初步了解单元内容。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讨论,制定了以上这张思维导图。学生也因此对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及两首古诗的理解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

师:谁能总结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生1(班级中语文学习力偏下的学生):这个单元主要是讲“人间真情”。《古诗两首》分别介绍了李白和他的好友孟浩然及王维和他的好友元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搭石》讲了乡亲们处处为别人考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了台湾青年为了救治杭州青年小钱的病不顾自己安危的骨肉同胞的亲情;《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讲的是要关心身边的人。

师:你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生1:因为这张单元图示上有提示啊!

师:如果老师擦去,你还能记得这么清楚吗?

生1:(稍作思考)可以啊!因为我已经记住这张单元概念图了,它像太阳一样,特别好记。

师:(擦去图示中的文字)好,请你再给大家整理一次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生1:这个单元主要是讲“人间真情”……

从师生的对话中不难看出,这张单元概念图已经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形象,学生不需要花费多少脑力,就很容易地掌握单元主要内容。

一个单元如此,一篇课文更不在话下。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力检测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幸福要靠 ,要靠 ,做出 。

这道填空题来自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这也是课文的中心句,但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能准确地做出这道题的学生却不多。我们来看这张表格:

笔者在实验班级402班同学的语文书上,发现了很多小便签,上面都是思维导图。其中,他们在《幸福是什么》这一课中,对“幸福”作了这样的定义:

从图示上就可以看出学生对“幸福”定义的三个延伸,即首先要劳动,然后是尽自己的义务,最终是做有益于人们的事,这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幸福”。

二、角色形象的分析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整个阶段,绝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围绕某一个中心角色来述说的。可以这么狭窄一点说:若是孩子们能在字里行间品味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那么这个孩子必定是语文学习的胜利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组描写“动物”的文章。单元学习目标中就明确指出: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方法。那么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写出动物的特点的,只有了解怎么写,才会领悟到怎么学。

师:现在我们开始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围绕白鹅的“高傲”,具体写了哪几个方面?是怎么写出来的?小组讨论后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时间为8分钟)

师:好,各小组已经结束讨论了是吗?哪个小组上来汇报?

第四组: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在“高傲”这个词下面引申出三块内容,分别是——叫声、步态、吃相。因为课文中第二自然段这样说道: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我们小组认为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我们也认为白鹅的高傲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表现的。在“叫声”这栏下面我们又画了两个圈,分别是“主人告诉我”和“自己亲眼所见”,通过这样两个方面写出叫声的高傲;然后我们在“步态”这栏下面也画了两个圈,分别是“和鸭对比,大模大样”和“看见人来,毫不相让”;最后在“吃相”这栏下面我们就画了一个圈“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虽然这后面的第5~7自然段都是关于写吃相的,但意思都一样。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概念图,课文的主人公白鹅已经非常深刻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除此之外,这张思维导图也很好地折射出孩子们的整个思维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小组都能这么准确地抓住课文脉络,理清人物形象的。从上图可以发现,右下角的最后三个圈“水盆在远处”“狗来窥伺”“有人侍候不可”都是通过后来的阅读学习和讨论进行补充的。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修改和讨论,思维训练才是有价值的。课堂学习结束后,孩子们也许不能马上背下全篇课文,但是这张思维导图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理清课文的主要篇章结构还是难题吗?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白鹅的特点的还是难题吗?要想背诵下这篇课文还是难题吗?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

三、习作能力的提高

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对“习作”比较敏感,因为孩子们很敏感,甚至抗拒。究其原因,是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或是知道写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写。

而思维导图就是帮助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思绪,搞明白自己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写。

还是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学习了不同作家对相同动物的描写,也熟悉了同一个作家对不同动物的描写,我们还运用了思维导图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很清晰的梳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个“乾坤大挪移”——根据这个单元的学习所得来写写我们身边熟悉的动物或植物吧。

(学生听说要写作文,顿时安静下来,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也可能是因为正在沉思该写什么)

师:但是今天的习作有点不一样,我们先来给自己的习作画一张思维导图,如下:

请在1号栏中确定自己本次习作的对象,2号栏里确定习作对象的三个特点,3号栏里确定每个特点需要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

学生见到这样一个图示都很感兴趣,觉得“习作”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就像画画一般,因此他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新鲜感和轻松感。没过多久,孩子们手中一份份思维导图都完成了。此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些小建议,比如:表现狗的乖巧适合选取什么样的事例,表现猫走路的优雅适合选取什么样的对照物等等。

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此次的习作也变得更水到渠成了。他们的作文写得有条理,写作能力仿佛一下子精进了不少。

至此,教育就成了一件轻松又快乐的事情。

制作阅读脑地图,无非就是让孩子们阅读、思考的过程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同样的它,也可以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迁移运用,使教师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能理顺自己的思路,并在研训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浙江省常山县第一小学 324200)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思维导图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