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探究

2020-07-04陈红梅

教育界·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红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时,教师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小学生扩大阅读面,这是阅读模式的一次巨大改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破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取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指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造丰富、有趣的阅读课堂。本文从以上几点展开分析,以期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帮助广大同人有效完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阅读教学;高年级教学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而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体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通过多种模式鼓舞学生,加强学生的自主交流;在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机会,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理解新型的阅读教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培养阅读兴趣,受益终身。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意义

1.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相沟通进行对话的一个过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更能发挥自我,在教材中挖掘深度知识,形成更为完善、良好的学习观念,在客观认知过程中发散思维,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教师要实现角色互换,抓住主题,让学生尽情发挥。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极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道路上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提高,会使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在此模式下,学生会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主观能动性的带领下拓展自我,为以后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促进教师思维转变

虽说目前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但经过考察分析,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仍然延续陈旧、老套的教学观念,采用“一面倒”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发展个性。阅读教学能活跃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的责任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新时期教学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课堂良好开始的一半。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但是,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进行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完成课本阅读。除传统模式的阅读教学外,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观念,主动学习、吸收优秀的新型教学方法,运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或各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针对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课文知识奠定基础。

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主动为学生介绍各类字词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但是这种单一内容的讲解往往比较枯燥、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山中访友》一文教学时,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山中访问的朋友主要是谁?这一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了指引。这时,大多数学生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并解决教师留下的问题,通过思考一系列问题,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对课文形成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整体课堂验收,请各小组代表人员回答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学生也更好地强化了知识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分析方式远比传统教学模式成效更好。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对课文形成初步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课文重难点做好铺垫。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外,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注重的环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阅读时体会新知、积极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过程中,避免出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情况,加深对整体文章的了解与分析。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文章核心进行相关讨论。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说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发展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活度。

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极具思考性的问题:闰土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少年?你是怎样认为的?闰土的事件让你想起了平时生活中什么有趣的事件?请结合自身经历回答。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会通过小组讨论并结合自身经历来回答,从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还要留下一定的思考题:假如时间过去30年之后,作者再与闰土相见,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又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通过此类发散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加强感知,从而体会作者深厚的情感。

3.打造有趣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高年级阅读素材更具多元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文章越来越多。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整理文章,为学生打造一种更具特性、更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整体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焕发出无限活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从学生主体出发,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特性,采取更具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展示课文视频,加深学生的形象认知。此外,教师还可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比如,教学诗歌类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从而使学生进行深层感悟;教学叙事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开展班级话剧,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选择感兴趣的角色,在表演话剧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加强内心感受。在这样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效率可以达到稳步提升,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魅力。

总而言之,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改革措施、提升效率,让每位学生沉浸于语文阅读课堂中,发展自我能力。这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学生随波逐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曾炳仙.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51-52.

赵玉玲.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32):37-38.

邹庆伟.探究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06):0366.

张林元.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用[J].名师在线,2019(32):65-66.

周丽静.遵依教材  通达群文——依托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实施模式[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12):83-84.

张宗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55-557.

周丽梅.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学周刊,2020(02):112.

刘银德.浅谈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87.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略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