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乳香》中现代意识对安土意识的清除

2020-07-04黄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留守乳香

内容摘要:在文学史上,农村小说中不少都有体现安土意识。《乳香》这一农村小说是襄阳本土作家赵丽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主要分析农村城市化后,现代意识对安土意识的吞噬、清除。

关键词:安土意识 现代意识 农村小说 留守

“安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思想,《道德经》中有一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大地的关系密不可分,农民对落叶归根无比重视,“根”就是家,就是一种安土意识。

中国人对待家乡的感情是很迷恋的,那是一方养育自己长大的土地。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迅速前进,导致了即“安土意识”与“现代意识”两代人之前的矛盾与冲突。安土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统。《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皇帝给了他一样东西,即一抔土,代表的是家,是一种情怀。

赵丽的小说《乳香》中有着浓郁的南漳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文中的婆婆月桂是安土意识的代表,儿媳春琴即是现代意识代表,也反映出农村城市化后的社会现状。现代意识快速吞噬、清除安土意识,两者成了对立关系。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这正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月桂一家就是农村小说中众多的一家。

一.现代意识对农村人安土意识的清除

现代意识对农村安土意识的清除分别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针对的是三个人群:首先是婆婆月桂,是安土意识的代表人物。婆婆月桂与春琴的矛盾源于春琴要走向城市,“其实,在春琴没生孩子之前,月桂还是很满意的。”生了孩子之后,春琴想出去打工“她的心早已经跟着双全飞了”而“月桂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扔下孩子不管的女人。”她心疼她的孙儿,她不想让春琴出去打工,不想让龙儿才三个月就“没得妈”,让一个才三个月大龙儿成了留守婴儿。文中月桂在福州做保姆時,老太太让月桂做她的儿媳妇,嫁给教授,过上好的日子,月桂拒绝了,她心里清楚,除了故乡的那片土,别的地方对她来说她更像这个城市的“外人”。她的安土意识是根深蒂固的,但在春琴走向城市的压力下,她的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对此她只能妥协。

其次是年轻人的清除。外界带来的重重压力,让农村里的年轻人不得不出去打工,去寻求发展。他们的主动奔向城市,但是也有着很多的无奈。春琴走向城市是必然的,她想跟着双全去浙江,她的奶水不足,只能让孩子含着一个空奶嘴,她认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但是家里早就没种田了,在家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老是“不孕不育”、“尖锐湿疣”、“风湿类风湿”的狗皮膏药广告,去邻近几家坐一坐。邻近几家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小孩去上学了,跟老人又没话可说,春琴就东站站,西站站,再绕到漳河边”,“有时候就跟筛沙的师傅搭几句腔”,这样无聊又单调的生活,让春琴在家里只能混时光。

村里剩下的都是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这是农村中的病态现状。精神上的极度空虚让春琴在家只能每天抱着手机,接电话,发短信。直到月桂听到春琴在厕所跟双全打电话说:梦到双全和别人亲嘴,“是春琴不放心双全啊,月桂是过来人。”月桂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她知道这是夫妻分居后都会面临的问题,这对传统封建的农村人来说,没有办法避免。直到春琴择韭菜时哭着说双全向借钱的两个人都死了后,月桂同意了春琴去浙江,是生活的压力和经济的窘境对农村的年轻人造成的冲击力,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走向城市,走向现代意识。

成为现代意识的主要人群。这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但却是安土意识人群心中的诟病。农村妇女的精神方面的挣扎以及家庭物质方面的困顿是最终是使月桂改变主意让春琴去城里的最大原因。春琴向往城市,她是否与城市接轨融入其中,忍受对孩子的思念和丈夫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还是逐步迷失?这一切不可预测,而他们也愿意卷入这场城乡裂变浪潮中。

安土意识的清除给孩子也带来了冲击。月桂在外打工的这些年,孩子就跟没妈一样,让孩子吃了太多的苦:女儿因为嘴馋被村里的老光棍用几根香蕉骗去强奸,不上学了早早地出去打工,最后远嫁到安徽。这种噩梦经历,让月桂对女儿有很大的愧疚。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孩子,长大后会造成心里缺陷,这种不快乐的童年让他们怎么会留恋这伴随他们长大的童年之地。父母对于孩子不了解,一年难得见到一两面,那些迟到的爱让他们去弥补,也仅仅是物质补偿而已。这种心理冲击,让孩子们对乡土没有过深的感情,使安土意识进一步被清除。

二.所有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作者赵丽从一个家庭矛盾影射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社会要发展,城市化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农村即使努力追赶也无法填补封建、安土的思想缺口。城市对乡土的冲击,虽然促进了发展,却也逼得农村人不得不为了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去做更好的打算。社会的多元化,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他们向往城市里的生活,也想改变家庭原本的状态。现代意识对乡村的渗透和撕裂,让乡村人走在被撕裂的路上,他们一边痛苦挣扎于这种窘境,却又在等待着一个新的蜕变,向往着城市生活的美好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对此又该如何改变呢?

月桂对儿媳春琴来说是一个合格的婆婆,她总是把春琴照顾的好好的。她更是心疼龙儿,龙儿还太小,可是村里有的媳妇即便奶水足够,还是把奶水回了,走了。月桂知道春琴一定会出去的,生活的难处就在这里,必须有人要为这个家做出改变,月桂也知道那个人不是她,她年纪大了,她就只能同意春琴走向城市。月桂这么多年的经历了那么多好好坏坏的事情,面对现代意识,终究无力对抗,现代意识的入侵,也让她最终明白。

即使月桂看似活的那么通透,明白夫妻之间的那些事,理解春琴和双全;担心没有父母陪伴后龙儿以后的成长,拒绝了嫁给教授去享福。但最终又能怎样呢?她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还是在城乡裂变中一步一步被现代意识清除、吞噬。

结尾,春琴走了,是龙儿睡熟的时候,是在漳河涨水的时候,石墩垫脚的桥被淹没的时候,这代表着现代意识的进一步入侵。而夜里,龙儿哇哇不听的啼哭声好像代表着安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针扎与碰撞,“月桂把衣服掀开,把那张皱皱巴巴、如同一个干瘪口袋的乳房提起来,喂进龙儿哭张着的嘴儿里。”随后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鲫鱼,在奶河上。当她听到敲门声,醒了后她看到的是一缕阳光,她看到了的是周四辈牵着雪儿,看到的是“扑腾扑腾”快要蹦出来的鱼,主要人物月桂也找到了安慰与希望。小说结尾很有深意,一切都在发生改变,赵丽的作品很生活化,浓郁的方言特色与风土人情,指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城与乡问题,值得读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襄阳文学60年·小说文学选》,主编: 襄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作者介绍:黄雅,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专科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留守乳香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活血止痛散中乳香基原研究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留守经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维吾尔药阿拉伯胶和乳香药材掺伪的鉴别研究
高墙内外的“留守”
乳香炮制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