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究

2020-07-04彭丰登

关键词:教学探究初中音乐微课

彭丰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音乐教学引入了微课的教学方式,促进了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学知识,能够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深化对音乐节奏和音阶技巧的了解,有利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合理运用微课教学,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针对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音乐;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12-2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微课教学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氛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结合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自主观看视频,有针对性的学习音乐知识,促进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基于微课的初中音乐教学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都忽略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初中音乐课出现了教学方法单一、氛围沉闷等问题,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微课教学的运用转变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首先,微课教学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改提出三维目标的理念,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视频,准确、直接的传授音乐知识,利用动态模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其次,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多样化的音乐资源,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另外,微课教学能构建出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在合作探讨中解决音乐问题,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兴趣的提高。最后,微课能够引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在反复观看和学习中掌握教学重难点,有利于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初中音乐教学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及鉴赏能力,完善的个人修养,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但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只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只开展了声乐教学,机械地让学生演唱课本中的音乐,导致学生片面的理解音乐知识,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单一

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没有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局限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导致只能了解到课文中的音乐信息,不利于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适宜的运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展示大量的课外知识,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对信息化教学丧失了新鲜感。有些教师没有了解到学生的音乐能力,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没有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不利于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3.缺乏自学意识

部分学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被动地接受教学知识,不利于音乐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无法正确运用教学资源,无法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运用了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浪费了音乐教学的资源,阻碍了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微课的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1.精心制作视频,讲解乐理知识

乐理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只有掌握好基本的音乐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讲解乐理知识,使学生直观了解乐理知识,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忽视了乐理教学,导致学生对音准和节奏把握的不准确,很难学会复杂的音乐作品。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音乐能力精心制作视频,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乐理能力。例如,在《歌唱祖国》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D大调的音位,准确把握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首先,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引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片段,提问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哪些场合需要升国旗。接着出示《歌唱祖国》的作曲家王莘的生平信息和创作背景,聆听音乐《歌唱祖国》,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这首歌表达了哪些情感,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品。之后在视频中对比附点节奏和弱起节奏,思考这两种节奏的不同,在演唱中应该怎么把握。再对比第一段大调色彩和第二段的小调色彩,加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掌握,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乐理的认知。

2.鼓励课前预习,提高自学意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出学生自爱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视频,总结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在课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学习方向,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先播放音乐,再示范歌曲的演唱方式,只刺激了学生的听觉,无法调动学生其他的感官。因此,教师要利用微课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微课教学中,形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提前传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教学知识。首先,可以让学生搜索《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再利用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在视频的开头,教师可以引入《小城之春》的片段,让学生结合画面聆听音乐,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接着在视频中出示手鼓,让学生跟着节拍念歌词,熟悉音乐的内容。之后在视频中出示新疆舞,让学生一边模仿舞蹈一边跟唱。最后,再让学生独唱,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在上课时着重听讲。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也能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3.拓展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理解

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中的知识,还要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运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依据拓展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加强学生对音乐教学的了解,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播放音乐,并介绍《乘着歌声的翅膀》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的原唱为独唱歌曲,是德国诗人海涅和作曲家门德尔松共同创作的,接着为学生介绍海涅和门德尔松的生平、代表作,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歌曲所呈现的画面。之后播放音乐《致音乐》、《回声》,让学生对比三首歌的歌曲结构、旋律等特点,再利用微课为学生讲述混合双四部合唱的相关知识,出示《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乐谱,带领学生分析并有感情的演唱,以此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特点的了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和鉴赏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在微课教学的帮助下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微课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解释乐理知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拓展音乐教学的内容,以此来增强音乐教学的效果,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娜.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12):119-120.

[2]张可可.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3]张思瑶.“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培训中心,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初中音乐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