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对临床指导的治疗价值分析
2020-07-04陆志锋邱子维陈雪飞通讯作者
陆志锋,张 立,邱子维,王 博,陈雪飞(通讯作者),张 立
(广州开发区医院 广东 广州 510730)
鼻骨位居于颌面部中央,为类梯形的不规则骨板,向前突出,外伤中最容易受伤。鼻外伤是急诊门诊最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其中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部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及鼻部变形,也会引发呼吸障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1]。不管鼻骨骨折漏诊还是过度诊断均会对司法的裁决造成不公,因此,选取诊断率高的鼻骨骨折检查方法有助于避免医生责任鉴定,加快病人的治疗[2]。鼻骨骨折检查方法很多,包括X线平片、单层螺旋CT轴位平扫、单层螺旋CT冠状位平扫、多层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7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行普通X 线与CT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及时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97例鼻骨骨折患者,男70例,女27例,年龄范围15~70岁,平均年龄(45.2±20.8)岁,纳入标准:①由车祸伤、拳击伤、坠落伤等原因造成鼻骨骨折;②症状表现为鼻部肿胀、疼痛、鼻塞、出血等;③均接受普通X 线以及CT检查。排除标准:①仅接受一种诊断手段;②排除鼻骨线性骨折并断端错位、鼻骨粉碎性骨折。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具有知情权。
1.2 研究方法
普通X 线操作如下:曝光条件常采用40 ~60kV,200mA,通常采用侧位投照,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部侧转使其矢状面与床面平行,而床面与瞳间线垂直,X 线中心线对准鼻根下方2cm,垂直床面拍摄 X 线平片。
CT检查操作如下:CT扫描机为美国GE Prospeed Ⅱ型螺旋CT机,轴位扫描,患者仰卧,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自眼眶上缘连续扫描至鼻尖部,层厚1mm,层距1mm。冠状位三维重建条件:重建层厚1mm,Fov20×20cm,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
1.3 指标评价
X 线结果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分别读片,诊断结论以两人读片结果一致为准。CT结果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进行盲法阅片,达成一致意见为准。比较两种诊断骨折检出情况,两者诊断的准确率,通过综合评分对比分析两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 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种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结果
X 线技术诊断结果为可疑鼻骨骨折74例、未见明显异常23例,而CT技术分别为90例和7例。两种技术诊断情况相比,差异显著(χ2=8.872,P<0.01)。
表1 两种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结果(n)
2.2 两种技术诊断不同类型鼻骨骨折的结果
X 线技术对鼻骨骨折及其类型诊断准确率均显著低于CT技术(P<0.01)。
表2 两种技术诊断不同类型鼻骨骨折结果[n(%)]
2.3 两种技术在诊断鼻骨骨折中价值分析
通过多角度综合评分发现,CT技术评分高于X 线技术,对鼻骨骨折诊断更有价值。
表3 两种技术在诊断鼻骨骨折中价值
3 讨论
鼻骨是鼻背部结构的骨性基础,但也是为头面部最易损伤的部位。鼻骨骨折男性较多,绝大多数是由外伤引起。常规根据外伤史、触诊检查和鼻部X 线侧位及口含片进行诊断。X 线诊断过程常由于鼻部骨性重叠的存在和局部肿胀软组织遮盖导致扫描结果不够清晰,很大程度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此外,鼻骨骨折容易出现软组织损伤性变化,如水肿,磨损,裂伤,也会干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X 线检测鼻骨骨折存在耽误患者及时就诊的风险,且容易使医师牵涉到纠纷及经济赔偿问题。
明道红等[5]研究表明CT可以有效提高鼻骨骨折检出率以及骨折类型检出率,诊断效能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7例鼻骨骨折患者行普通X 线与CT诊断,分析两者的准确率以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结果表明X 线技术诊断结果为可疑鼻骨骨折74例、未见明显异常23例,而CT技术分别为90例和7例,CT对鼻骨骨折及其类型诊断准确率均最高,且对鼻骨骨折诊断更有价值。由此可见,CT平扫是诊断鼻骨骨折较为准确、方便、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横断面扫描可以观察鼻骨的对称结构,对于纵行骨折显示较好[6]。冠状面扫描有很强的立体感,对骨折线的显示充分、全面、清晰,无重叠遮盖,同时可明确骨折断端移位状况,对横断面不易发现的横行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7]。本研究以轴位扫描,再行冠状位三维重建,以代替冠状位扫描,这样既为患者节约了费用,又让患者少接受放射线。多个临床研究[8,9]同样也表明与使用X 线技术相比,使用CT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准确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鼻骨骨折诊断诊断手段中CT扫描比X 线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对临床指导治疗更具有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CT扫描技术可一定程度更立体地显示骨折的确切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增加诊断的准确率,且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田小军[10]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扫描结果清晰立体直观,大大排除人为主观干扰,诊断更客观科学。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被认为鼻骨骨折诊断的最先进方法[11]。因此,临床上应进一步地提高放射医师及临床医师的诊断水平,根据患者情况运用影像学检查。以达到提高诊断率、优化医疗资源使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