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0-07-04王敏
王敏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疾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检验效率,但是此种单纯的检验技术不能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识别,而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点[1]。本次选取了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详细的探究了血细胞检验联合血涂片细胞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象为102 例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其检验时间均在2017 年10 月—2019 年8 月之间,其中男55 例,女47 例,患者最小年龄7 岁,最大年龄78 岁,平均年龄(41.52±5.21)岁。
1.2 方法
患者均行血细胞检验,检验人员采用本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希森美康XN—1000】及检测系统,以及配套试剂,操作人员要保证本次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抽取受检者5mL 肘部静脉血,并将其置于真空抗凝管中,缓慢的摇匀,60min 后通过瑞士吉姆萨染色液进行染色操作,采用本院OLYMPUS 双目光学显微镜对细胞的数量、分裂情况、形态、大小等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其中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统计和计算。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血涂片镜检复检标准: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至少有1 项降低,白细胞水平升高,并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没有出现报警提示,红细胞计数在14.5×109/L 以上或者1.9×109/L 以下,血小板计数在300×109/L 以上或者60×109/L 以下,白细胞计数分类异常;当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包细胞计数异常,血红蛋白浓度在150g/L 以上或者60g/L 以下,红细胞体积在100fl 以上或者70fl 以下则分析仪报警提示;当分析仪检测结果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分类结果一致,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出现了级别上的变化,存在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聚集、未成熟粒细胞等异常情况时,则提示为镜检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单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为22.55%(23/102),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7.84%(8/102)低于单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22.56%(23/102),差异显著(P <0.05),经证实,单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有15%左右的假阳性率,见表1。
表1 单纯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比较[n(%)]
2.2 在30 例无报警提示患者白细胞分类镜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等的相符性均较高,单纯检测与联合检测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是联合检测嗜碱性细胞的相符性比较低,但(P >0.05),见表2。
表2 无报警血液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
3.讨论
临床上行血常规检验时,主要采集的是受检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通过逐步稀释法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不但操作简单,稳定性还比较高,能够进行重复检测,准确率比较高。其还能对异常细胞进行筛选,但是其不能对严重的细胞核异常情况进行识别,导致检验结果极易出现假阳性[2]。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也是临床上对血液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式,通过对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学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然后将形态学出现异常的细胞与形态学正常的细胞进行对比和分析,然后对异常血液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3]。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2 例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对其均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之后联合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7.84%)低于单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22.55%),差异显著(P <0.05),且30 例无报警提示患者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显示,但是嗜碱性细胞的相符性比较低。
综上所述,临床上行血常规检验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减少假阳性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