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7-04吴美芳
吴美芳
(中山市博爱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妇科疾病,以盆腔支撑结构损伤、退化等缺陷为主,患者通常会出现脏器脱垂、尿失禁现象,同时还会对患者性功能产生影响,出现性功能障碍[1]。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性功能[2]。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 年1 月—2017 年3 月择取200 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00 例)患者中,55 例为初产妇,45 例为经产妇,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5 ~36(29.46±1.82)岁;研究组(100 例)患者中,57 例为初产妇,43 例为经产妇,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6 ~37(29.52±1.91)岁;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100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嘱其注意低脂、低盐饮食,禁用茶饮或饮料,鼓励其自主排便,注意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指导其进行会阴收缩训练,呼气时放松会阴,吸气时收紧会阴,维持5 ~10s,另外对腿部和臀部肌肉进行训练,每次20 分钟,每天2 ~3 次。研究组(100 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盆底康复护理,产后42 天评估患者盆底功能,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包括两阶段:①通过兴奋治疗法实施电刺激盆底肌,选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刺激治疗,向阴道中输送不同强度电流,有规律地刺激阴道内神经肌肉,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 分钟左右,每周治疗次数为3 次,共进行为期4 周的治疗。②实施生物反馈治疗,测定肌肉活动的肌电和压力曲线,利用信号传递信息,并指导患者练习,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 分钟左右,每周治疗次数为3 次,共进行为期4 周的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脏器脱垂发生率;②尿失禁发生率;③性功能障碍发生率;④盆腔肌纤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 值、χ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 <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脏器脱垂、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5 例患者发生脏器脱垂现象、6 例发生尿失禁现象、5 例发生性功能障碍现象,对照组10 例患者发生脏器脱垂现象、18 例发生尿失禁现象、23 例发生性功能障碍现象,研究组脏器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2.2 两组盆腔肌纤维情况对比
对盆腔肌纤维情况分析,护理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肌纤维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表 两组盆腔肌纤维情况对比[n(%)]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盆底肌肉损伤是因妊娠、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同时分娩时会影响盆底组织结构,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未引起重视,因此后期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3]。对于此,盆底康复护理利用盆底肌低频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等方式进行处理,可以使肌肉张力提高,对盆底肌肉收缩力产生刺激,使控尿能力提高,同时利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可以使肌肉收缩能力、舒张能力提高,对蛋白质代谢与合成有促进作用,使肌肉增强,避免肌肉损伤产生的并发症,还可以使阴道松弛,使患者性功能提高[4-5]。
综上,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来说,盆底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避免脏器脱垂、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现象发生,还可以改善肌纤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