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价值观察
2020-07-04唐海霞
唐海霞
(伊犁州新华医院超声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高发性疾病之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排尿困难、腰腹部绞痛、血尿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近些年,该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发病人群以中年女性居多。如不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会出现输尿管梗阻或是肾衰竭等严重后果。早期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传统的诊断方法有X 线检查,但大量临床数据显示,X 线检查的准确率并不高,严重影响后期的治疗[2]。近些年,超声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弥补X 线检查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将我院1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用腹部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对照组(55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2.0±1.5)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3.0±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行腹部超声诊断。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检查前患者自行保证膀胱充盈。先对膀胱充盈的患者进行检查,查探肾盂位置有无积水现象。对于有积水患者将探头从上而下给予详细的检查,记录结石的位置、形状、大小;对于无积水的患者可从膀胱口开始对输尿管进行逆行监测,判断结石情况。针对膀胱未充盈的患者,给予重压,先从患者髂血管开始检查,确定结石位置,然后追踪判断结石详细情况。
1.2.2 对照组患者行X 线检查。对患者肾脏部位直接进行X 线拍片,观察判断患者输尿管结石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等情况。但因X 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所以检查时患者可以穿防护用具对身体进行相应保护。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73%(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83%(3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多数是由于肾脏内结石下移至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而成。输尿管因其管状构造,内经很多部位比较狭窄[3]。临床上,腹段常被称为上段,盆腔位置被称为中段,而接近膀胱内部位置被称为下段。肾脏内的结石会随着排尿系统下移至输尿管,而输尿管中下段最容易滞留结石,积压成输尿管结石,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多种方法,以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X 线,但因其常受肠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结果有很大的误差,对后期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4]。近些年,腹部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立体成像、动态观察等特点,可以相对准确的判断出肾脏结石的相关情况,医生可根据其清晰的成像进行诊断治疗[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73%(51/55),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61.83%(34/55),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腹部超声诊断能有效的提升诊断准确率,更实用一些。且没有辐射,不会给患者带来损伤。
综上所述,用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显著,更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