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0-07-04刘伟姜守富
刘伟 姜守富
(沂水县人民医院胃肠肝胆外科 山东 临沂 276400)
胆结石是发病率较高的胆囊疾病,是指胆道系统出现结石,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较大,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二者应用价值也存一定差异。为了进一步探讨以上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的应用效果,本文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胆结石临床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善;(3)对本次研究内容了解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合并免疫缺陷病;(3)合并急性胰腺炎以及传染疾病;(4)存在交流障碍。其中有男性68 例,女性32 例,年龄在34 ~64 岁之间,平均(49.76±5.61)岁,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0 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组间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全麻后取头高脚低卧位,建立气腹,维持负压在10mmHg ~12mmHg 之间,放置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状况,并根据胆道解剖结构进行分离,暴露胆囊三角区,切开后侧浆膜并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然后切除胆囊并完整取出。
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于右上腹作长约3cm 的切口,明确胆囊位置,缝合底部3 根牵引线,对胆囊周围组织采取保护措施,与胆囊中央作切口,在胆道镜辅助下明确胆囊内部情况,借助吸引器、取石篮取石,对体积较大的结石,应先搅碎再取出[1]。需注意,取石应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胆囊黏膜。取石后冲洗胆囊并缝合,关闭腹腔。
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输液补液、抗感染以及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使用GLOI(生活质量指数)评估术后3 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作t 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 <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指标对比
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详细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指标对比(±s)
住院时间(h)观察组 50 50.13±7.30 9.20±1.96 3.16±1.02对照组 50 68.42±7.13 13.76±2.41 5.68±1.30 t - 12.6741 10.3799 10.7838 P -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2.2 并发症情况分析
住院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2 例患者发生胆管狭窄,2 例患者发生胆痿,1 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0.00%;观察组中有1 例患者发生胆管狭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00%。经比较,在并发症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
2.3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细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主观症状 社会活动状态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观察组 50 69.02±7.69 14.96±1.76 17.24±1.94 16.76±1.96对照组 50 52.16±6.45 11.86±1.23 13.24±1.86 14.42±1.76 t - 11.8780 10.2088 10.5240 6.2813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与免疫器官,胆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手术方式虽然能缩短治疗时间,但术后患者并发症率较高,患者需承受额外病痛折磨[2]。此外,由于该手术方式不会损伤胆囊组织,故能显著降低治疗后患者并发症以及复发几率,远期效果更好。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该结果进一步说明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优势。
综上,在胆结石治疗中,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