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4肖楠
肖楠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 上海 200086)
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一般会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症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加[1]。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该病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且死亡率逐年提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该病的联合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 年3 月—2019 年3 月接诊收治的60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单一组男女占比为1:1,年龄33 ~78 岁,平均(53.27±8.79)岁,病程(8.34±6.48)年;联合组为2:1,年龄34 ~78 岁,平均(51.49±8.79)岁,病程(8.34±6.8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判定标准。
排除标准: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无精神疾病者。
1.2 研究方式
1.2.1 单一组 实施单一缬沙坦治疗,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J20150135,规格为80.0mg/5.0mg×7 片,每次口服80.0mg/次,每天1 次。若血压控制不合理,则增加用药量,最高不超过160mg/次。
1.2.2 联合组 实施联合治疗方案,缬沙坦用药与单一组一致,硝苯地平由上海现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mg×12 片,用法30mg/d,最大剂量60mg/d,每天服用1 次。
两组患者持续服药3 月。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用药效果,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用药效果按照显效、有效和无效表达,随后得出有效率。显效:降至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患者高血压分级目标血压;有效: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至正常值为有效,无效:舒张压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使用t 检验,以P <0.05 为标准,分析数据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效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联合组出现3 例不良反应,占比9.99%;单一组出现10 例不良反应,占比33.27%,联合组优于单一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讨论
高血压是医护人员最为头疼,且最为关注的问题,临床使用单一的治疗方案,难以保障治疗效果[2]。目前临床上就该病的治疗,多选择缬沙坦药物,这类药物并非非肽类药物,本身是一种有效的受体拮抗剂[3]。可高度选择Ⅰ型受体,促使患者体内的竞争拮抗不产生任何的刺激作用,且可抑制受体介导的肾上球细胞,将醛固醇释放出来,具备显著的降压作用[4]。
本研究表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3.3%,单一组治疗有效率为50.0%,联合组治疗效果更佳(P <0.05);单一组不良反应为33.27%,联合组不良反应为9.99%,联合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2片)-上海现代制药有限公司,是钙离子通道的阻滞类药物,其原理与参透泵基本相似,在药物释放阶段,选择的是均速零级速率,可更好的抑制心肌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降压作用显著。药物的作用时间较长,在药效发挥后具备显著的降压作用。本药品的药效较长,在药效发挥后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管型,并抑制患者血管产生痉挛。本文研究数据表明,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循环,更好的促进排泄,干扰患者机体醇固酮,促进血流量的增加。联合药物应用在患者机体中,可切实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现象,并将减少外周血管产生的阻力。这类联合用药为拮抗剂,具备两种类型,选择性较高。患者体内的两种药物,可呈现不同状态的生理反应,以此改善患者心室,将钠与储存钾排除。文献表明,虽说该病单一药物也可治疗,但治疗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药量较大,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若实施联合用药,不仅可增加疗效,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就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