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胰腺癌应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04史静玲李小村唐莹陈丽娜
史静玲 李小村 唐莹 陈丽娜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胰腺癌为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肿瘤,有疾病严重程度高和发展快的特点,早期并无显著体征,确诊之后已经处于晚期,预后效果较差,每年有大量患者死于此种疾病。随着我院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高脂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发病率也逐步提升。对于此种疾病仅有少数患者可根治,多数患者生存时间不足6 个月[1]。现阶段主要为放疗、化疗或切除干预。为提升患者干预效果,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5 月我院胰腺癌患者66 例,对照组33 例,男16 例、女17 例,年龄46 ~73 岁,平均年龄(52.19±3.54)岁,平均肿瘤直径(4.16±0.64)cm;观察组33 例,男17 例、女16 例,年龄45 ~74 岁,平均年龄(52.23±3.58)岁,平均肿瘤直径(4.15±0.62)cm,患者基础性信息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为单纯放疗,主要采用飞利浦生产的CT-sim 定位机和Pinnacle3 治疗计划系统和Varian 2100c/D 直线加速器。定位之前1.5h,患者口服(800ml 清水+20%泛影葡胺20ml)定位时静脉注射。患者取仰卧为,双手抱头置于前额,采用体部立体定向框架、热塑料体膜固定。激光等则置于前野、两侧野中心,采用铅笔标注。CT 扫描时厚度控制为5mm,分析图像后确定大致肿瘤范围,和病灶转移临床靶体积GTV 外放1.3cm;计划靶体积于临床靶体积基础上加1.2cm。区域淋巴结予以预防性照射,但并不进行胰腺放疗。勾画脏器位置,确定好靶区之后向物理师提交计划,确保正常组织处于限量内,之后取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0 ~60Gy,1.8 ~2.0Gy/次。
观察组患者为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化疗。化疗,放疗治疗第1 ~5 周为患者予以吉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05)治疗,1000mg/m2,为患者予以静脉注射,1次/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主要分析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头晕。(2)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存率,主要分析治疗后2 个月、6 个月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 软件,χ2检验恶心等计数资料(%、n),t 检验计量资料(±s),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患者腹痛84.85%、恶心呕吐90.91%、头晕90.91%、食欲不振81.82%和对照组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不良反应[n(%)]
2.2 患者生存率
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4.521,P <0.05),见表2。
表2 对比患者生存率[n(%)]
3.讨论
胰腺癌为临床多发性疾病,由于发病较为隐匿,因此早期并无特异症状,确诊后局部病变已经进入晚期或向远处转移,仅有少部分患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且患者极易出现复发,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由于病灶位置特殊,且对反射敏感度低因此放射治疗时较为困难,也较难根治[2]。为提升患者整体干预效果,主要进行联合治疗。为解决放疗困难,本次采用立体定向治疗,此种治疗方式由CT 进行引导,因此可有效确定位置,在放疗时也可依据病情变化进行干预,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但依然有部分病灶并未得到有效干预,为解决此种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进行化疗,此种药物为新一代胞嘧啶核苷衍生物,自身毒性少且疗效十分显著。分析本次治疗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联合治疗时并未由于治疗药物提升而出现不良反应增加问题[3-5]。提示可知,主要原因为立体定向和吉西他滨自身安全性高,因此患者不良反应并未加剧。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总有效率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更高P <0.05,此种状况和联合治疗时病灶干预效果更好有重要关系,且由于治疗方式自身先进性,也使得生存率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为局部晚期胰腺癌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不仅可提升患者生存率,同时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