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改善截肢后幻肢痛情绪的影响

2020-07-03陈禄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截肢满意度心理

陈禄智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新院区门诊部,安徽 合肥 230022)

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下肢非创伤性截肢术后产生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为改善幻肢痛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接受康复治疗并规律随访的并发幻肢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共纳入81例幻肢痛患者,59例因糖尿病截肢,17例因周围血管疾病截肢,5例因下肢肿瘤截肢;男43例,女38例,年龄18~69岁。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两组在性别、年龄、截肢部位等方面均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⑴纳入标准:下肢非创伤性截肢,截肢后3个月以上仍存在幻肢痛症状;注意排除残肢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效果不佳,需接受规律康复治疗的PLP患者;门诊或住院接受镇痛、康复治疗,且能接受规律电话或门诊随访;年龄>18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全程参与该研究,能熟练使用微信等沟通工具;签署知情同意。⑵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合并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6];未签署知情同意。

1.3 手术方法

参与研究的所有护理人员具有N2以上资质,在研究开始前进行一致性培训,对研究相关干预内容能熟练掌握。⑴患者首次入组时,使用随机数表法对其分组,判定患者将要接受护理干预的内容,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PLP疼痛程度;⑵指导每位患者完成两个量表,记录各量表得分,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用来评估患者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用来评估患者抑郁状况[7];⑶对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SAS、SDS、VAS评分,并记录;⑷完成护理干预后发放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并指导每位患者完成填写,收集记录结果;⑸分别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差异;对比同一组患者干预前后两次评分差值的绝对值,分析护理满意度差异:⑹所有患者住院或门诊随访干预时间满3个月,每周至少2次,1 h/次。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包括指导患者康复训练(1 h/次),环境介绍,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保持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配合医生诊疗,执行医嘱,分发镇痛药,安排常规治疗项目:如镜像疗法、针灸、运动想象,仪器使用登记记录,床旁交接班等护理工作,书写护理记录。在出院当日发放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指导患者填写并收集整理结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团体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和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干预:⑴团体式心理护理主要利用患者共情进行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共同的情绪问题进行干预,集中当时在院患者采用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进行,每周进行2次,60 min/次,确保观察组每位患者至少参加3次。首先,护理人员对截肢后PLP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疾病预后、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进行科普讲解,随后由患者各自分享自身对抗疾病的认识、目前存在的困难及护理需求。另外,建立观察组患者微信群,定期推送PLP相关科普治疗及最新进展,患者可在群里分享自己心得体会,让患者相互鼓励,疏导抑郁情绪,帮助建立良好的心理预期及抗挫折能力,鼓励患者进行适合自身的强度、持续时间的运动锻练;⑵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存在特异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心理需求,主要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团体分享中表达的护理需求及护理人员观察到的问题等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于存在生活负面事件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安抚、鼓励,使其感受到家庭支持;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鼓励积极配合医生,护理过程中语言耐心,多讲述既往治疗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信心;针对部分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介绍药物对疾病预后的重要作用,每次服药做好监督;对治疗配合性差的患者,耐心解释,动员积极配合;对于急躁易怒的患者,耐心讲述情绪对PLP预后的不良影响,指导其保持心情舒畅,不轻易发怒,避免精神刺激。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PLP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分表示,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0分代表无痛,10分表示疼痛最剧烈,无法忍受。采用SDS、SAS评估患者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SDS、SAS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本研究采用Liket 4级评分制[1]。SDS条目描述情况得分:从未有过或偶尔有为1分,有时有为2分,经常有为3分,所有时间都有为4分,患者所得标准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SAS条目描述情况得分:从来没有或少有为1分,部分时间有为2分,相当多的时间有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均有为4分,同样患者所得标准分越高,表明其焦虑程度越严重;⑵采取问卷调查评估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本研究规定>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为不满意,完成问卷统计各个患者问卷得分并分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各组人数×100%,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指导、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等是否满意[2]。

表1 两组幻肢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幻肢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n) 性别(n) 年龄(岁) 截肢部位(n)男 女 踝关节以下 膝踝关节之间 膝或膝关节以上观察组 41 24 17 31.75±12.49 5 28 8对照组 40 22 18 32.81±10.48 8 26 6 χ2/t值 - 0.103 0.483 1.040 P值 - 0.748 0.630 0.59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绝对差值观察组 41 42.37±2.08 34.56±4.67 9.782 <0.001 8.03±1.94对照组 40 43.52±1.97 37.29±5.22 7.062 <0.001 6.18±2.43 t值 - 1.887 2.482 - - 3.791 P值 - 0.063 0.015 - - <0.001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SD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SD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绝对差值观察组 41 48.53±3.98 31.46±4.73 17.680 <0.001 17.12±5.79对照组 40 47.91±2.85 34.76±5.58 13.27 <0.001 13.28±6.42 t值 - 0.804 2.874 - - 2.828 P值 - 0.424 0.005 - - 0.006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绝对差值观察组 41 6.02±2.21 3.25±2.47 5.351 <0.001 3.56±1.06对照组 40 5.99±1.54 4.75±2.43 2.726 0.008 2.87±1.35 t值 - 0.071 2.755 - - 2.562 P值 - 0.944 0.007 - - 0.01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规定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截肢部位等方面均匹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A和V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SAS、SDS及V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01);且干预后两组SAS、SDS和VAS评分下降分数绝对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4)。

2.2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PLP被描述为患者在先前健全的肢体或身体部位体验到瘙痒、痉挛或疼痛的情况,而这部分肢体当下已不复存在。PLP目前病因不甚明确,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导致PLP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明显的幻肢痛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相关[3]。PLP病情经常反复发作,常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接受患者角色,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所患疾病;帮助住院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如在患者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帮助患者消除各种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排除一切消极因素,克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行为,主动配合参与疾病治疗,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作斗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有研究肯定了结构式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胃癌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5],个体化心理护理同样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疾病行为[6-7]。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下肢非创伤性截肢后并发PLP的患者进行团体式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幻肢痛患者共性的情绪问题、负面心理状态及个性化差异分别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从疾病认知、主动参与、经验共享、病友间相互鼓励等方面进行干预,并与传统护理模式对照,帮助下肢截肢并发PLP患者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良好心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均存在无差别的抑郁、焦虑状况。但令人满意的是: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和VA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干预前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后,我们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干预后两组的SAS、SDS以及VAS评分下降分数绝对值,结果表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而言,能更大程度地改善其SAS、SDS评分,并能降低其疼痛评分,两组评分下降分数绝对值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PLP患者的疼痛程度。除此之外,心理护理干预组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总的护理满意度达95.12%,而传统护理组只有80.00%。

本研究表明,在护理工作中适度增加对PLP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配合微信群组织患者交流,由医护人员定期组织患者群体线上交流经验,方便随访观察,指导治疗,符合“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也是较好的护理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截肢满意度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