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巷往事
2020-07-03傅振明
傅振明
曾经的五福巷位于福州五一广场观礼台这个位置,东始市人大边上,西至南门兜。巷里大多是木板房,厢房结构,设前后厅,一般分楼上楼下。巷子路面由大小不一的石块铺成。五福巷或宽敞或窄小,被那些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巷道分隔着,聚成了一条不规则的巷弄。打开家门就能听到“吱吱嘎嘎”的推门声,少见步履匆匆的过往,感觉这是一条悠闲安逸的小巷,充满了生活气息。据父辈说,我们一家子1949年以前就迁入五福巷了。
五福巷既没有三坊七巷文运兴盛、人文荟萃的历史底蕴,也没有达官显贵的传世之作,更不能与大理古镇、丽江古镇、凤凰古城相提并论,但是街头巷尾乡土乡情十分让人怀念。
特别是民间传统手工艺加工:裁缝、染衣、修理钢笔、精修钟表、磨刀剪、刻印、糖画、吹糖人、捏面人泥人、爆米花等,这些手工作坊如散落的珍珠遍布在五福巷的前前后后。
“染青染蓝”吆喝声
我有一件米黄色的“老人头”全棉便装,洗了几次褪色了,扔了太可惜,想拿去染深色的,可是苦于无处化“腐朽”为“神奇”。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旧厝五福巷,就在我家正对面的染衣作坊“染青染蓝”。
这家店主人是个中年男子,每天上午一头挑着一口锅和柴火,另一头挑一个箱子,里面装着染料等用品,风雨无阻地上街兜揽生意,口中吆喝着:“染青染蓝……染青染蓝……”临近中午才满载而归,下午开店染衣。
小时候,我会神情专注地坐在一旁看着他“染青染蓝”,听他侃侃而谈。染衣火候很重要,染衣前锅水要热,下料后充分化开,加温至开锅后,再冷却至30℃-40℃之间,投入织物,在染衣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染色时间约半小时。出锅后洗去浮色,用报纸或旧棉布包扎,放入蒸锅猛火固色约40分钟。染衣分面料和成衣;可以是新的,也可以是旧的;质地以浅色棉麻为佳。出锅后漂洗干净,去水、整平、熨干。一件旧衣,立刻成了一件漂亮心爱的新衣。
人们很少用的一个字“缬”,即: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囊括了所有的传统印染技艺,即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它不仅满足了现代人的保暖与舒适的需求,还让现代人穿出个性与品位。
磨剪刀和着悠长乡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一辈的街坊对“磨剪刀”这个行当并不陌生。师傅们挑着加工用具,手提特制磨刀工具“嚓嚓嚓”地敲,随街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替人家打磨剪刀、菜刀、斧头等各式各样的刀具。五福巷至少有3家磨剪子小铺。
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每件物品都显得珍贵。家中日常用品,人们都会非常爱惜。刀具钝蚀了,花上一两块钱重新打磨一番,就会仿如新品,锋利无比。
距我家十来步远就有一家剪子铺,号“老雷磨刀”。这家磨刀师傅姓雷,为人踏实、忠厚但好酒。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免费为街坊邻里磨剪刀和菜刀。有的刀口损伤缺口,他就先用砂轮打磨,再用磨刀石打磨。磨刀石有粗细之分,他先用粗石磨后再用细石磨,使其光滑锃亮。
雷师傅还承接来料加工刀具。一般来料是弹簧钢,有的是不锈钢。他首先点燃炉火,打开鼓风机将炉灶烧旺,然后将坯子丢进炉火中,待烧得通红,夹出用锤反复打成刀的形状;接下来是用大锤整样,再淬火,敲得叮当响;再接下来是打砂轮、打布轮,将其磨光、抛光,再磨口,最后上刀柄。
“磨剪子嘞,戗菜刀……”这耳熟能详的吆喝声,伴随着我们几代人走过了难忘岁月……
被遗忘的手工刻印
五福巷有一家手工刻印小铺,玻璃橱柜里有各式各样的印章坯子,橱柜上立着“刻印”二字。店主人患有小儿麻痹症,终日蜷缩在一张躺椅上,路人和客户都喊他“师傅”。
手工刻印源自活字印刷术,至20世纪8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私章,那时刻制印章的生意很好。现在这个行当已被人渐渐遗忘了。
印章的材质分红木、寿山石、有机玻璃、牛角印章等。像玉雕、钢印、铜章、公章,雕刻师傅则做不来。雕刻字体一般是楷体、宋体、篆体、隶书。师傅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刻章时字体必须反写,增加了许多难度。
小时候我喜欢观摩师傅刻章的过程。他说刻章的过程中要心无杂念,不能一心二用。他时不时将圆形放大镜夹在眼窝,小小笔刀在方寸之间行走于纤毫,耕耘在刀笔之末:弧形、抑扬、交错、撇折、提、横、点等都要靠刻印者的刀工技法来体现。刻印又称凹凸作品,在光线聚合下呈现出视觉效果,是立体的书法创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如今电脑刻印、回墨印章、铜印章、原子印章等,对传统手工刻印形成巨大冲击。但是,手工刻印表现的字体富有韵律感,线条古朴自然,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反观机器篆刻的文字相对死板,是字库文字模版的复制,只是线条均匀而已,缺少艺术价值。
裁缝,曾经的“香饽饽”
五福巷布满了小商店、食品店、杂货店……人来人往,热闹而市井。在这些小店中,裁缝店显得颇为安静。量体裁衣,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百姓生活的必需,虽然那个年代人们并不富裕,但内心依然充满对美的向往,裁缝可以说是引领时尚潮流的人。
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岁末年初,我家请来一位老裁缝到家里“走场”。老裁缝是长乐人,60岁左右,穿一身很得体的中山装,说话很斯文:量体裁衣是一门手艺,所以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无论走到哪儿,靠着一台缝纫机、一部拷边机、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块划粉和一个熨斗,就能养家糊口。老裁缝从布料到成服,经过了量身、设计、画板、裁剪、缝制等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随着剪刀“咔嚓咔嚓”、缝纫机“嗒嗒嗒”声,老裁缝的好口碑迅速在邻里间传开,许多人慕名而来,生意源源不断,原定两天完工的生意,后来延后到一个星期。
那年姐姐16岁,初中刚毕业,父母和老裁缝商定姐姐拜师学艺,地点就在我家,临街10多平方米的工作间。第二年老裁缝回长乐去了。父母托关系让姐姐到凯旋服装厂学艺。后来姐姐辞了工作,在自家干个体。量体、裁剪、缝纫、熨烫、飞针走线,“嗒嗒嗒”的缝纫机声,清脆地从小巷里传出,直到姐姐出嫁。
姐姐出嫁后对裁缝依然情有独钟。50年过去了,裁缝这一“香饽饽”逐渐被人们淡忘。人们纷纷选择网购成衣,但是网购也给老裁缝带来新顾客,或大或小都要拿来改一改。小小针线活“改”出一片新天地,渐渐地,人们也从姐姐手中看到岁月留给“手艺人”的痕迹。姐姐说:不是为了钱,看着他们烦恼而来开心而去,真是高兴。
五福巷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想起来还倍感亲切、暖心,如一帧帧老照片,记录的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