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7-02汲燕
汲燕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医医院,山东临沂 276600)
三踝骨骨折(Cotton 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类型。 三踝骨折就是指内踝、外踝和后踝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折或是骨裂的现象,其中内踝是胫骨远端,外踝是腓骨远端,后踝(又称为后唇)是胫骨和距骨关节面的后缘,主要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或是积累性劳损导致[1]。 三踝骨骨折多发于20~50 岁左右的人群,患者通常有踝部剧烈疼痛、畸形、局部反常活动或骨摩擦音、肿胀及皮下淤血等临床症状, 严重者还会出现足部循环障碍,无法行走。 三踝骨骨折不但会破坏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 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会造成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该研究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期间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 例三踝骨发生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中医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 例三踝骨发生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三踝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的患者;(3)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2];排除标准:(1)不符合三踝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3)意识不清或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 在所选取的患者中,实验组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为20~61 岁,平均年龄为(35.4±5.6)岁,其中左踝骨骨折16 例,右踝骨骨折24 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3 例, 年龄为21-63 岁, 平均年龄为(35.6±5.8)岁,其中左踝骨骨折14 例,右踝骨骨折26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踝骨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骨折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外固定),具体如下:(1)首先结合内踝和外踝原则,对患者骨折部位用石膏固托进行固定,待肿胀消除,局部软组织情况良好后再进行手术治疗;(2) 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 然后将患者的内踝用空心钉进行固定,外踝则用解剖钢板或和重建钢板进行固定[3];(3)固定好内踝和外踝后,将外固定针打入患者胫骨上段和跟骨内侧之间, 然后在X 线机的引导下进行复位,待复位良好, 固定好连接装置;(4) 术后抬高患者患肢,并遵医嘱给予脱水消肿、抗生素等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中医正骨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让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手术(必要时可行局部麻醉);(2)术前工作准备完毕后,嘱患者将膝盖弯曲,然后护理人员按住患者的膝盖,并向后方拉伸,同时使膝部保持直角;(3)医生按住患者脚背,同时抓住患者脚跟向骨折区域进行颤动牵引(时间为5 min 左右, 注意保持连续性);使患者踝关节向后牵引90°,从而恢复患者后踝;(4)若患者内踝骨折,可在拉伸的同时向外掰动其踝关节,然后再反向用力去恢复内踝的错位部分;若患者外踝骨折,则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但注意方向与之相反;(5)骨折复位后,用石膏将其固定,然后包扎。 一个月后行影像学检查,若骨折区域愈合,则进行踝关节的功能性固定(约3 周左右),从而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6)中药复方药剂:首先可服用薏苡仁、当归尾、大黄、茯苓、红花、生地黄、三七、赤芍、炙穿山甲等,从而促进骨折区域活血散瘀;然后可服用薏苡仁、黄芪、五加皮、茯苓皮、鸡血藤、当归、生姜、木瓜以及土鳖虫等, 从而缓解水肿区域的水肿。 上述方剂2次/d,1 剂/d,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按照上述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其中临床治疗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的行动能力恢复至未骨折前, 骨折区域无剧烈疼痛和麻木感,骨折处完全愈合; 有效是指患者行动能力部分恢复,骨折区域会有麻木感和疼痛感,骨折处愈合较好;无效是指患者行动不便,经常疼痛,患者不能独立行走,骨折处愈合情况不佳,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1.4 统计方法
及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并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三踝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为(7.15±0.94)d,对照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3.31±1.52)d,对照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三踝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三踝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s),d]
组别骨折愈合时间实验组(n=40)对照组(n=40)P 值7.15±0.9413.31±1.52<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2,P<0.05),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在人体的站立和行走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重力支撑作用。 三踝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患者通常有踝部剧烈疼痛、畸形、局部反常活动或骨摩擦音、肿胀及皮下淤血等临床表现,严重者还会有足部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患者无法行走。 三踝骨折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引发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
在该研究中,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为(7.15±0.94)d,对照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3.31±1.52)d,对照组患者三踝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2,P<0.05)。 因此,对三踝骨折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值得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