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激痛点治疗小儿脑瘫足内翻临床分析

2020-07-02王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肌张力脑瘫痛点

王毅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山东济宁 272000)

小儿脑瘫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变部位在小儿脑部,常常累及患儿四肢,患儿通常存在行为异常,智力缺陷,精神障碍等症状,足内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脑瘫足内翻常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踝足矫形器对患儿足部进行固定矫正来达到治疗足内翻的治疗目的,但存在诸多不足,目前临床上出现中医联合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小儿脑瘫足内翻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患儿的激痛点引起患儿足部相应肌肉及相关区域保持紧张或条索样结节松解方法,该研究针对针刺激痛点治疗小儿脑瘫足内翻选取该院在2017 年1—12 月期间就诊的40 例小儿脑瘫足内翻患儿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就诊的40 例小儿脑瘫足内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 例患儿,实验组20 例患儿中男女分别为11 例、9 例, 其患儿年龄为8个月~5 岁,平均年龄(2.30±0.87)岁,患儿病程20~50个月,平均(35.65±3.12)个月。 对照组20 例患儿中男女分别为9 例、11 例,其患儿年龄为8 个月~10 岁,平均年龄(4.6±0.63)岁,患儿病程20~50 个月,平均病程(35.31±3.52)个月。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与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符合:(1)所选患者均符合2006 年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西医诊断标准后确诊患儿[3]。 (2)所选患儿符合痉挛性脑瘫诊断标准且足部为足内翻。 (3)患儿无须借助辅助行走器械可单独行走超过10 m。(4)参与实验的患儿均知情此次试验,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排除不配合针刺治疗患儿。(2)排除合并系统性疾病,无重要脏器、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异常等病史。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取针刺激痛点方法进行治疗。

1.3.1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方法 对足内翻患儿踝关节背屈外翻作为远端关键点进行相应固定控制,来缓解患儿踝关节的跖屈、内翻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患儿进行踝足矫形器固定的方法进行固定[4]。

1.3.2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取针刺激痛点方法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激痛点治疗,选取患儿患侧肢足三里、三阴交、悬钟、解溪、丘墟穴及足临泣等穴位,操作人员对患儿针刺部位进行皮肤酒精消毒后,选取0.25 mm×40 mm 规格的一次性毫针进行直刺操作,针刺手法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泄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以局部出现酸胀感觉为针刺标准,针刺部位持续刺激30 min,每日进行一次针刺治疗,每7 d 进行针刺5 次治疗,持续治疗30 d。 治疗人员找出患儿胫骨后肌肉激痛触发点(大致针刺激痛点在患儿患肢胫骨中段和胫骨上端的交界位置处)及患儿踇趾长屈肌的激痛触发点(大致范围在患儿患肢小腿后段、中段及下段,在患儿跟腱起始位置,在跟腱深面)进行持续针刺治疗,针刺手法采用逆时针泄补手法进行进针,在进针过程中时刻观察患儿表情变化,持续针刺30 min,以患儿表情较为平缓表现较为舒适为宜, 每日进行针刺1次,每7 d 针刺5 次,持续治疗30 d[5]。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内翻角度变化情况、患儿人体自适应值测定(Adaptation Test ADT)、患儿小腿肌群肌张力(Ashworth 量表分级)及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对比情况。

1.5 疗效评定

内翻角度测定标准: 患儿测量时采取俯卧位体位,将患儿患肢足部放置于病床边缘,以患儿患侧踝后方的两踝重点的连线为移动臂,告知患儿家属对患儿患侧进行下肢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在患儿患肢足内翻角度达到最大角度时,测量患儿患侧足内翻角度的数值。人体自适应值(Adaptation Test ADT)的测定标准[6]:运用医院内的动态平衡仪(Balance Manager Smart Equitest),测量患儿当患肢支持面突然倾斜或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异常活动变化时,患儿患肢减少晃动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待测患儿穿上安全防护服站在动态姿态平衡仪的相应测量平台上,待患儿做好实验测试准备后,动态测量平台分别随机对患儿脚趾向上及脚趾向下进行5 次转动, 设定平台转动速度保持在20°/s,转动角度设定为20°。 通过操作人员记录平台传感器上的力学信号改变情况,将平台所接受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通过电脑自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每次试验的人体摆动能力值。 小腿肌群肌张力测定标准: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Ashworth 量表分级对患儿患肢肌肉痉挛情况进行判定[7],当患儿肌肉痉挛发生的级别越高, 表示患儿肢体痉挛程度越重。 治疗疗效判定:显效:患儿治疗后不需外界支持可持续平稳行走1 min;有效:患儿治疗后可借助外界支持持续平稳行走1 min;无效:患儿借助外界支持无法行走30 s。

1.6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 人体自适应值变化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人体自适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人体自适应值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人体自适应值变化对比(±s)

组别足内翻角度变化治疗前 治疗后人体自适应值(AD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0)实验组(n=20)t 值P 值56.15±8.5155.31±8.690.125>0.0548.61±11.5335.16±12.615.512<0.05155.13±26.33156.26±25.130.253>0.05122.51±30.1395.63±25.1311.442<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小腿肌群肌张力(Ashworth 量表分级)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小腿肌群肌张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小腿肌群肌张力(Ashworth 量表分级)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儿治疗疗效(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对比[n(%)]

3 讨论

脑瘫目前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其病变部位在小儿脑部,常常累及患儿四肢,患儿通常存在行为异常,智力缺陷,精神障碍等症状,足内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儿家属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较为棘手的疾病,患儿出现足内翻导致患儿患肢足底制成面积减少, 影响患儿身体支撑面的稳定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身体重心不稳定,患儿无规律摔倒,无法站立行走持续1 min。 患儿患肢肌张力增高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足内翻或足外翻,因此解决患儿的肌张力增强问题是解决患儿足内翻的关键。 中医认为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与阳跷脉分别起自一身左右,两脉均起始于足部,分别循环于内踝、外踝上行于下肢,因此阴跷脉与阳跷脉与下肢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根据史记《难经·二十九难》中记载[8]:“阳跷为病,阳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 ”说明患者肢体出现阴阳失衡状态,阴跷拘急、阳跷纵缓导致患者出现足内翻症状。 该研究采用针刺激痛点治疗足内翻,通过引起患肢局部抽搐,引发强烈的脊髓反射活动,达到止痛、放松肌肉及使患肢张力带放松等情况,再通过常规康复治疗对患儿下肢进行踝足矫形,促进患儿足背屈曲,外翻动作的熟练运动,改善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步行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增加患儿患肢的踝关节活动度。

根据该研究实验数据可知,两组患儿数据变化不大,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针刺激痛点治疗的患儿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35.16±12.61)、人体自适应值(95.63±25.13)变化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情况 (48.61±11.53)、 人体自适应值(122.51±30.13)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前小腿肌群肌张力(Ashworth)变化情况相似,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针刺激痛点治疗的实验组患儿小腿肌群肌张力(Ashworth)变化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治疗疗效(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疗效(70.00%)。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激痛点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足内翻症状, 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各项评分,有效治疗小儿脑瘫足内翻。

猜你喜欢

肌张力脑瘫痛点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