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NKI的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型分布与证素组合规律研究

2020-07-02何聪睿刘旺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病位

何聪睿,刘旺华,3*

(1.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学科,湖南 长沙 410208;3.湖南中医药大学 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8)

中风是中医病名,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是指一组以大脑缺氧或缺血、出血性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亦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1]。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前者的早期死亡率高,50%以上患者若发病可能当天死亡,幸存者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吞咽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后者大多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2]。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率、致残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康复治疗是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3]。通过整理文献发现,针灸及中药汤剂在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上运用广泛并且疗效甚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收录在CNKI中2009-2019年间关于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

1.2 制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满足中风后遗症期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4];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辨证分型明确;临床研究类或临床观察类文献;内容完整的文献。

1.2.2 排除标准 实验类、经验类、个案类、综述类文献;重复性文献;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文献;未对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检索 使用CNKI中的高级检索,选定主题,依次输入“中风后遗症”“卒中”“脑血管疾病”并且依次并含“证型”“辨证”“法”“证”“临床观察”“临床研究”,检索出文献共41 208篇;浏览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初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并下载,共1 123篇;阅读全文,具体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可用文献,共266篇。

1.3.2 证型规范与证素提取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5]中“辨证”的内容,规范所筛选出的证型,如风火上扰、风阳上犯、风阳上扰统称为风火证;肝气郁结、肝气郁滞、肝郁气滞统称为肝郁气滞;肝风内动、痰瘀阻络,肝风内动、痰热阻络,风痰阻络、肝郁气滞统称为风痰阻络。证素提取参考朱文峰院士的《证素辨证学》[6],将规范后的证型提取出病位及病性证素,如风痰火亢分解为风、痰、火热;痰热腑实分解为痰、火热、大肠;心脾两虚 分解为心、脾、气虚、血虚。

1.3.3 资料统计分析 将中风后遗症期证型、证素输入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再将Excel表格中的原始数据导入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型分布

根据纳入的文献统计出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型24个,其中气虚血瘀证最常见,占32.54%,表1为中风后遗症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

表1 中风后遗症期常见中医证型

2.2 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

2.2.1 病位证素 共提取9个,以肝(35.59%)最常见,经络(22.88%)和(13.14%)较为常见,详见表2。病位证素组合详见表3。

表2 病位证素分布

表3 病位证素组合分布

2.2.2 病性证素 共提取13个,以血瘀(24.03%)和气虚(22.65%)最多见,其次为痰、火热、阴虚,详见表4。病性证素组合详见表5,虚实病性证素分布详见表6。

表4 病性证素分布

表5 病位证素组合分布

表6 虚实证素分布

2.2.3 证素组合分布规律 整理文献后发现,中风后遗症期的证素组合形式共7种,如表7所示。

2.2.4 证素间的关联分析 对共同出现的证素运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60%,得出共同出现频次较高证素间的相关度,得出9条关联规则,根据可信度的高低顺序,结果见表8。

表7 证素组合分布

表8 证素组合关联分析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最常见,构成比为32.54%,其次是风痰阻络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张玫、田凯夫、石军、卿超等学者研究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同样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见,风痰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是常见证型[7],与本研究的常见证型大致相同。中风后遗症期主要的病位在肝、经络、肾、脾,其次是大肠、心、耳、心神、胆;病位证素组合以肝、经络单独发病最为多见,分别占29.50%、27.00%,其次为肝肾同病,大肠、脾单独发病则较为少见。病性常以血瘀、气虚、痰、火热、阴虚、风、气滞为主,其余依次为阳亢、湿、血虚、阳虚、精髓亏虚,气不固仅出现1次;病性证素组合以气虚与血瘀相兼为主,占32.93%,其余依次为风与痰相兼、痰与火热相兼、气滞、阴虚、阳亢,出现频次均大于20,湿与火热相兼、血虚、气不固较为少见。证素间的关联分析置信度最高的是经络→痰,为100.00%。

中风后遗症期的证素组合形式共7种。单证素组合证型分为单病位证素(心神不安证5个)和单病性证素(血虚证2个、阳虚证11个)共3种。两证素组合的证型共271个,包括单病位证素+单病性证素的66个证型,两病性证素的205个证型,其中包含气虚血瘀证。三证素组合有116个证型,包括单病位证素+两病性证素的93个证型,两病位证素+单病性证素的23个证型。四证素组合即为两病位证素+两病性证素,其中肝胆湿热证出现2次,心脾两虚证出现11次。

3.2 病机探讨

3.2.1 主要病位证素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风后遗症期的病位主要涉及肝、经络、肾、脾,其中肝、经络占比最高。心神、胆的出现频率较低,但其对中风后遗症期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1)肝与中风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提出了大怒易伤肝,影响肝脏调达气机,以致气机逆乱,气逆则血随上逆而发中风的病机。《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临证医案指南·中风》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火旺盛,火热灼伤津液,阴虚则血亏,血亏则血行不畅,血停脉中,发为中风。故中风后遗症期治疗以调肝为主,总结治法可归为滋水涵木、育阴潜阳、疏肝解郁三种[8]。

(2)经络与中风的关系。《灵枢》曰:“足阳明之脉,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素问·血气形志》云:“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此天之常数也。”中风主要是由于气血逆乱,足阳明经可导致气血混乱逆行。《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循行入脑中,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气,中风的位置在大脑,由气血不畅所致,若使阳气运行,气行则血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中风后遗症以偏瘫多见,多因年老积损、脏腑亏虚,则内生痰湿,气血郁滞,闭阻经络或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蒙蔽血脉导致筋脉失荣,肌腠失用以致偏瘫[9]。针刺治疗具有醒神开窍、活血行气化痰、养阴通络、调和阴阳等作用[10-11]。

(3)脾肾与中风的关系。中风一证,肝为主责,其根本原因归于脾肾两虚,“凡此非风等证,其病为强直掉眩之类,皆肝邪风木之化也,其为四肢不用,痰涎壅盛者,皆胃败脾虚之候也”[12],肝脏受邪多因脾肾虚弱,脾虚则肝木乘脾土,肾虚则无以养肝,故肝脏受邪为患,景岳有言:“然肝邪之见,本由脾肾之虚,使脾胃不虚,则肝木虽强,必无乘脾之患,使肾水不虚,则肝木得养,又何强直之虞。”[12]脾虚亦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肾虚则水不能归正化,水泛凝聚为痰;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虚则水谷无法得以运化,体内精亏血少;肾主水,肾虚的发展过程亦为机体阴虚干燥发展的过程,脾肾亏虚致阴精不足,不能荣养,四肢不用。故中风后遗症期痰涎壅盛、四肢不用的临床表现多由脾肾两虚所致。

(4)心神与中风的关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火暴甚,肾水虚衰,肾水不能制约心火而致热气上蒸郁闭,阻滞气血或蒙蔽心神而致中风病,“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脑有主宰生命、主导精神活动的作用。中风多因“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由解剖学所见,以此病死者“脑中必有死血积水,是血冲入脑”,西医学言此病乃“血冲脑神经之病”。《素问》中亦有记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故血冲入脑为其关键病机。中风的病机为“皆气逆血冲为患”,故治疗应采取“顺降其气”之法。

(5)胆与中风的关系。《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阳为枢”,即转动开闭之枢机也,能调控气的升降出入。《内经》中明确强调胆在调节气机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肝取决于胆,胆的功能居于主导地位。若胆经郁滞,枢机不畅,则气机郁滞,当降者不降,气冲上逆则发为中风,故疏解少阳为根本治法。

因此,临床对中风后遗症的辨证施治过程,侧重于肝与经络的治疗,并兼顾肾、脾等脏,同时不能忽视心神、胆等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疗效。

3.2.2 主要病性证素探讨 由本研究结果可见,中风后遗症常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痰、火热,精髓亏虚、气不固多见于久病后伤正,应当兼顾。

(1)气虚与血瘀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气不摄血,气机升降失司,血瘀于脉络,导致脑脉闭塞。中医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该病病机主要为瘀血蒙蔽清窍,故治法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13]。气虚血瘀是诸医家对中风后遗症病机的共同认识,因此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中风,虚邪也”,气虚致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停滞脉道必为瘀,故用补气活血之品治气虚所致之固血也。在西医理论中,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同,其本质均为缺氧,病因均为血管堵塞造成被供氧组织的缺氧坏死。结合中医与西医来讨论,气虚即为血管堵塞,致血流不畅,组织缺血缺氧,即为血液停留脉道,无法运达脑络,则造成脑梗塞,即为血瘀。

(2)痰与火热的影响。中风后情志郁怒,久则使肝失调达,气机郁结失疏泄,气郁日久则化火;若肝郁伤脾,或劳倦伤脾,均使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久居湿盛之地或饮食肥甘厚味,湿气困脾,脾失健运而致聚湿生痰,痰郁日久化热,热极生风,发为痰热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而致气虚,进一步聚湿生痰,造成恶性循环。若心火亢盛,肾水亏虚,肾水不能制约过盛之心火,而致心火上扰,阻滞气血或蒙蔽心神而致中风病。

(3)精髓亏虚与气不固的影响。中风患者多为中高龄人群,因年老体弱、劳累耗伤等,易致肾精不足或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则髓海失养,故出现头晕、抑郁等症;肾气亏虚则固涩不能,故导致膀胱失约。“中风一症,多由肝阴不足,肾水有亏”[15],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宜滋补肝肾;肾气亏虚宜固,治疗应摄纳真阴、固护元气。

在本研究挖掘的病性证素中,虚实夹杂性证素占41.89%,实性证素占40.68%,虚性证素占17.43%。可见中风后遗症的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和实性证素为主,治疗应当以攻伐实邪为主,补益亏虚为辅,故治法应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扶正为宜。

3.2.3 证素间的关联探讨 本次研究满足支持度≥10%、置信度≥60%的证素组合共9个。它们通常伴随出现,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置信度最高的是经络→痰(100.00%),可见经络和痰常伴随出现。这与前文论述的“内生痰湿,气血郁滞,闭阻经络”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中风后遗症期病位多在经络,常与痰这一病理因素相关。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病位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