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预防性造口方式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效果比较

2020-07-02李春光郭田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前体造口低位

李春光,郭田田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结直肠癌是一种较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其中又以直肠癌中的低位直肠癌最为常见。目前,随着手术技术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改善,大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具有保肛机会,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等,给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有研究显示,进行预防性造口术可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本研究比较不同预防性造口方式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5~79岁,平均(56.98±6.55)岁;术后体质量54.93~58.05 kg,平均(56.49±0.48)kg。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4~79岁,平均(56.51±6.23)岁;术后体质量55.82~57.53 kg,平均(56.68±0.23)kg。两组性别、年龄、术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低位直肠癌;(2)无放疗史。排除标准:(1)机体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伴有其他严重系统疾病;(3)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本研究。

1.3 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于麦氏点(右下腹壁)做1个2~4 cm的圆形皮肤切口,将肌肉“十字”切开,将末端回肠(与回盲部相距20 cm)使用卵圆钳拖至腹腔切开,外翻近端肠管,封闭远端,于腹外斜肌腱膜、腹膜、皮肤(右下腹)固定造口,使用造口袋覆盖。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横结肠造口:脐上做1个5~7 cm的长横切口(沿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右侧),切断右侧腹直肌;取出相应横结肠,沿边缘切开系膜;通过切口放置玻璃管,并将橡皮管接于两端;缝合固定腹膜与肠脂垂(肠壁上),并将切口两端皮下组织和皮肤稍加缝合;使用刀、电刀于术后2~3 d纵向切开肠段的结肠带(2~4 cm),将肠内容物排出;覆盖造口袋。

1.4 观察指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肠造口还纳前体质量、肠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更换肠造口袋用时及并发症(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造口周围感染、造口回缩)发生率。

2 结果

2.1 肠造口还纳前体质量、肠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更换肠造口袋用时观察组肠造口还纳前体质量高于对照组,肠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更换肠造口袋用时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造口还纳前体质量、肠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及更换肠造口袋用时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出现狭窄5例,造口周围皮炎10例,造口脱垂2例,造口周围感染2例,造口回缩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00%;观察组出现造口狭窄1例,造口周围皮炎4例,造口脱垂3例,造口周围感染5例,造口回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2,P=0.072)。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常因手术吻合口位置较低在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同时患者肠管的营养血管常因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受到破坏,导致患者血供功能在消化道重建后出现障碍[2]。此外,患者骶前因手术切除全直肠系膜而出现较大腔隙,且消化道重建后缺乏附着点、支撑点,故该手术方式也被认为是引发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要因素。

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常因吻合口瘘而降低,不利于恢复,增加经济及心理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预防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对患者预后极为重要。目前,对该并发症预防措施主要有改善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保证术中良好的血液供应能力、留置肛管及预防性造口(效果最为显著)等[3]。预防性造口不仅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还可缩短患者术后禁水、禁食时间,尽快恢复肠功能[4]。但患者由于排便方式的改变常出现多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观察组肠造口还纳前体质量增长更快,肠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更长,更换肠造口袋用时更短,可见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较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保肛效果好,且可降低更换肠造口袋频率,方便更换肠造口袋,营养状况恢复更快。分析其原因在于:接受末端回肠造口患者回肠造口常排出大量较强刺激性碱性消化液,进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患者极易发生肠造口周围皮炎,增加了肠造口袋更换难度及更换频率,进而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由于结肠对水分的吸收,横结肠造口较末端回肠造口排便次数更少,排便更规律,减轻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加速恢复[5]。

综上所述,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可降低更换肠造口袋频率,更换肠造口袋较方便,营养状况恢复更快,预后效果优于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

猜你喜欢

前体造口低位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展向压力分布可控的前体/压缩面气动设计方法及其流动特性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迎角下脊形前体绕流数值模拟研究
T中枢记忆前体可控制克隆优势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