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生态提问,构建理想“学堂”

2020-07-01吴杰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堂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吴杰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提问促进教学之间的融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本文主要从给予话语权利、加强学科融合、依生及时评价等角度阐述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教”与“学”的融汇点,能营造氛围、促进思考、诊断学情,推动学生有意义地参与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但很多教师只是将提问作为丰富形式、调动积极性的手段,在设计问题时未能兼顾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能把握提问时机,不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让提问呈现应有的活力。

一、关注生命发展,给予话语权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具体,不能一味地迎合知识点而提问,要关注时事热点,联系学生知识背景与学习兴趣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从课堂互动中受益。师生之间的问答常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回答方式等因素,要依据学生的水平设计问题。教师在提问对象上要保持公平公正,不能一味提问学优生。要分层提出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获得应有的发展。教师要以问激趣,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后才会全身心地投身于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就难以产生应有的提问效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生长,提问的语言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需求,让学生的生活、知识、技能、兴趣成为他们发展的“支点”,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表现出最好的自己,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以学为中心”。

虽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他们的好奇心强,在课堂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提问视而不见,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话语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不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场所,而是富有民主、平等氛围的对话平台,教师要秉持尊重、理解的理念,让学生敢问敢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构建信息共享、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多思,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如学习租车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五年级学生共320人,他们要租车去春游,每辆中巴车可以坐24名学生,最少要租多少辆车?在问题提出后,学生拿出自己的纸笔进行计算,他们算出的结果是320÷24=13……8时,有的学生说需要13辆车,也有学生说需要14辆车。教者并未直接说出谁对谁错,而是让他们说出自己的道理。此时认为租14辆车的学生说:“如果只租13辆车,就会有8名学生无车可坐。”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对租车问题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教师适时表扬了这位学生,这样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要变为引导者,开展弹性的教学,为学生留有更多的话语空间,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困惑。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回应学生,要肯定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及时的肯定提升学生的思考意识,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幸福感。

二、优化课堂提问,加强学科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之间要有层次,贴近课堂目标,引学生的思维循序而进,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新知的习得、旧知的巩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提问如果过于浅显、抽象,没有为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学生只需做判断性的回答,就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提问过于复杂,会令学生感到迷茫,他们不知如何谈起,会影响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师的提问要有梯度,能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将问题引向深入。如在苏教版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呈现2件上衣、3条裙子的图片,提出问题:2件上衣与3条裙子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有学生说出是6种后,教者继续引导,“是怎样的6种呢?”让学生拿出图片摆一摆,边摆边搭配,力求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学生搭配后,教者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摆的?是如何搭配的?教者在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让他们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所有搭配。有的学生先选上衣再配裙子,也有学生先选裙子再配上衣,学会了有序思考。教者追问:“如果有3件上衣和4条裙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在学生试着用手中的图片搭配时,却发现手中的图片不够。教者让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别的办法。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将图片搭配抽象成图形连线,也有学生想出了列举的方法。通过比较、交流,他们发现了搭配的规律:上衣的件数×裙子的条数=搭配的种数。

教師要采用多样的提问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兴趣。新颖、有趣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愉悦。教师要变革教学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教学进度;要控制提问的语气、语调,运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纳。教师的提问要富有人性化,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向学生灌输冰冷的知识。教师的提问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提问设计要去边界化,数学知识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增加数学学科的灵活性、融合性。如在学习苏科版六上《圆的周长》时,当介绍到圆周率时,教者结合数学史学知识向学生介绍圆周率的探究过程,让他们感受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与音乐联系起来,播放《圆周率之歌》,让学生感受圆周率的和谐、美妙;与信息技术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借助于计算软件求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教师要打通知识边界,让各种学科知识得以融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完善评价制度,依生及时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评价及时、评价得当,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要借助于提问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精准,能反映出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教师不仅要关注提问的效度,要提出有关联度、梯度性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也要关注评价的效度,要以科学、准确的评价来提升学生的交流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会精心预设问题,对于不能预设的,教师要注重问题的生成,只有评价的语言新颖、丰富,才能做到不留痕迹。在提问后,教师要采用合适的解答,将问题加以关联,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要扩充评价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实际的收获。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提升评价语言的丰富性,依据学情作出判断,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学力不足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能促进他们的思考、交流,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要多进行创造性的评价,让他们产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优化课堂提问,为新旧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联系的桥梁,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表达会更为深入。教师要完善评价制度,以及时、得当的评价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增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

[2]沈建红,丽卜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07).

[3]黄光虎,刘家林.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00(07).

[4]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04).

猜你喜欢

学堂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