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少儿教学的方法
2020-07-01张晶晶
张晶晶
【摘 要】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葫芦丝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孩子对于学习葫芦丝的兴趣,使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少儿的创造能力,坚持基础练习与视唱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抓住青少年心理活动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葫芦丝这种独特的民族乐器很快能够普及化。
【关键词】 葫芦丝;趣味性;少儿教学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葫芦丝音色圆润细腻,轻柔质朴,极富表现力;外观古朴典雅,小巧易携带,且简单易学,极受民众喜爱。因此,无论是在民间表演还是在专业舞台上,都能够听到它婉轉悠扬的声音。少儿阶段是打好音乐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葫芦丝教学指导中,应根据学生需要以及乐器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葫芦丝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地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同时,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的主动性都会得以调动,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热身”阶段为学生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林深处》等经典作品,让学生既能够利用音乐“磨耳朵”,在悠扬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经典作品为学生营造氛围,并结合情境渗透专业知识与技巧,促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提升艺术水平。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倚音”技巧的时候,我利用经典曲目《映山红》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
(1)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映山红》,让生跟随视频一起唱;(2)教师对歌曲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在舒缓优美的旋律中引出“倚音”;(3)教师根据单倚音与复倚音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技巧练习,结合《映山红》中的音乐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强化印象;(4)教师示范演奏《映山红》,要求让学生跟电子琴学唱曲谱,注意气息运用及换气符号,并利用音乐氛围为学生设计自主演奏与交流的空间,提高学生对渐强、渐弱符号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演奏手法;(5)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映山红》这部经典作品,对“倚音”部分进行重点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二、了解学生,实现差异化教学指导
差异化教育的理论内容是由当今多元化社会对差异化人才的需求驱动的。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且由于年龄的差异在音乐素养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葫芦丝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特点科学施教,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教师展示、吹奏葫芦丝的过程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例如在葫芦丝“5”音的练习中,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先吹奏一段《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在清雅悠扬的曲调中产生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则介绍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及气息的运用,并利用4/4拍:5——|5——|5——|5——|5——|5——|5——|5——║进行练习,提示学生全按作5,即简音为5,乐谱中吹到“V”处要换气等等,让学生在简单的演奏中迅速上手,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而且对于学习产生了自己的主见,并且希望通过与同龄人的对比展示自己的优势。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课程资源自主探究,并在互动讨论中提升演奏效果。例如在《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演奏指导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唱中注意气息运用及换气符号,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互动讨论认识反复记号“║: :║”,理解其含义;然后教师将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要求组内同学相互指导练习,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提升练习效果,为学生的独立演奏奠定基础。
三、趣味指导,提升学生的吹奏技巧
在葫芦丝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加强技巧指导,帮助学生科学灵活地掌握技巧,为演奏奠定基础。通常来讲,技巧训练相对枯燥,学生在单一讲解与机械的训练中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训练效果。针对此,教师应采用趣味教学方法,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在《吹起芦笙跳起舞》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游戏,重点围绕5音、6音的吹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接龙”,即根据上一个同学演奏结束点继续吹奏,在相互配合中形成连续的演奏效果。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5音、6音的吹奏方法,还能加强活指练习,提高学生对指法的熟练程度。在吐音练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吐、双吐、三吐三种形式,介入“音效”,鼓励学生释放天性;根据单吐、双吐、三吐的要求进行练习,并指导学生保持发音的轻与柔,提升练习效果。在讲解演奏姿势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顺口溜:头要正,胸要挺,乐器顺,腿放松。左手上,右手下,歪七扭八最可怕。指肚按孔要严密,千万不能跑漏气。在气息练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口诀: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声。气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颤常用。让学生通过学习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口诀,加深记忆,并下意识地融入技巧训练中来。
四、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实践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音乐表演能力,表演者应该深入体验生活,不断地进行艺术实践。而巩固学生葫芦丝演奏技巧的重要途径即是多实践。因此,在少儿葫芦丝演奏指导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演奏的机会,让学生在表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完成单吐音吹奏2音、3音及相应的练习,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后,在指导学生掌握了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后,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演奏乐曲《粉刷匠》,并进行月评比,通过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演奏的积极性。再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葫芦丝个人演奏会”,邀请家长观摩,帮助学生积累表演经验,提升训练动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区和全省乃至全国去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考取等级证书。教师应抓住这一阶段孩子荣誉感强的心理特点,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技巧学习,确保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简单的吹奏技巧,并能够连贯地吹奏曲调,这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在一次次比赛和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加紧训练,会与更多的优秀学生沟通交流演奏技巧,会在更大的场合中锻炼自己的演奏能力,从而实现情感上、技巧上的突破,提升葫芦丝的艺术素养。
总之,在少儿阶段进行葫芦丝教学,教师应结合情境构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机;深入学生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差异化教学指导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契合;加强技巧指导,根据葫芦丝的吹奏要求,设计趣味化教学策略;做好实践指导,促使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葫芦丝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表现自信。
【参考文献】
[1]王玲玲.葫芦丝教学之我见[J].北方音乐,2013(01).
[2]陈加宜.艺术实践教学的功能与价值[J].中国音乐,2014(03).
[3]周建英.论声乐教学舞台的实践价值[J].安徽音乐,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