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7-01刘晓健

商情 2020年26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摘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网络工程專业按照国家的规划要求,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 工程实践能力 职业资格认证

一、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网络工程专业始终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放到首位,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积极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一)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网络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能力、获取网络工程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符合职业资格要求,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园区综合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过程

(1)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网络工程专业所有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程全部完成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资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大规模使用案例式、项目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领域,综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校企合作模式的专业资源建设实践。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实现专业办学思想、实现培养目标,专业通过多种形式展开校企合作,包括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开发实验指导,合作完成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完成毕业实习工作等内容。

近几年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合作企业项目,并指导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完成专业实践,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专业教师不断对合作项目进行总结,将企业项目变成教学案例;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不断完善、充实教学资源,开发针对应用能力训练的课程实验指导书、案例集,并应用于教学过程。通过校企合作,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更为适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完善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资源,使专业教师、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效果显著。

(3)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社会实践。为了将强化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网络工程专业高度重视“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建设、管理、总结工作。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实行“企业教师进学校,专业学生进企业”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此环节的基础上进入毕业实习,更好地保证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4)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职业资格认证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的职业认证方面的资格考试,经过多方论证,探索出以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认证为主,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企业认证为辅的双证书实施模式。高质量的完成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是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多年来通过开展国家、企业认证机制,不仅使学生掌握认证项目的专业能力、获得国家认证、获得创新学分,而且使学生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更加清晰,最终达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应用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的。

(5)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应用能力培养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创新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更是落实应用能力培养的教育过程。网络工程专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点;并根据学生在不同创业阶段的需求,在加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参加省、市、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比赛。

(6)打造突出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师队伍。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工程能力培养成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截止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同时多位教师被认定为具有工程背景教师。专业通过教师队伍培养,进一步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二、实践效果

网络工程专业通过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实践于专业培养过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从业所要求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对学生毕业走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打造了一支具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已经推广到信息工程学院其他专业,并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制定网络工程专业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

三、理论水平与应用价值

通过积极实践,教师团队总结出的一套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与手段,实践表明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合的,通过构建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各种实际环境条件的约束,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专业现在也只是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刚刚起步,虽然前期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须通过各方面的措施保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探索,才能保障改革目标的最终有效实现。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其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波.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福建电脑,2018.02.

[2]刘永华.网络工程专业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刘晓健,辽东学院,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