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驱动
2020-07-01杨晓燕上海市徐汇区龙南小学
杨晓燕(上海市徐汇区龙南小学)
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引领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数学知识,吸收数学概念,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让学生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不断将数学学习推向深入。下面以《平形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简要阐述问题驱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路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等优势,迎合了学生抽象思维薄弱、形象思维丰富的认知特点。在呈现问题时,可以将问题与情境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探究兴趣,同时也为学生问题探究搭建场景,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通道。情境创设时,既要关注情境与问题的适切性,又要使情境和学生的生活有机对接,调动学生生活经历,拉近学生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提高问题情境的感染力。
《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导入环节,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圣诞节快到了,班级进行剪窗花比赛,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彩纸,小巧拿到的是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彩纸,小胖拿到的是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边长一样,分别是6cm、7cm,他们都觉得对方的彩纸比自己的大,你觉得呢?
这个环节改变传统问题呈现方式,将问题置于生活化场景中,不仅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潜能,而且也使问题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地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注重问题逻辑,形成问题链条
问题的本质是逻辑,它是人们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要发挥驱动作用,必须要注重问题之间的逻辑性,改变问题发问的随意性,使课堂不同环节的问题形成严密的问题链条,从而使问题链条和数学知识形成有机的对称关系,引领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进行系统性建构,打破碎片化建构现象。
《平形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导入环节问题呈现后,要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使问题和导入环节的问题形成逻辑关系。为此,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较谁的彩纸大,实际上就是比较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面积”。那么,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呢?学生很快说出长方形的面积是42 平方厘米,可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遇到学习困惑了。
此时,可以因地制宜地抛出主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揭题)。
这个环节的问题设计与导入环节的问题紧紧相扣,体现出强烈的逻辑性,问题设计时又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问题之间形成严密的链条,从而将学生学习注意力引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期待感。
三、主问题系列化,引导探究思维
问题驱动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要注重主问题设计,使学生通过主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主问题往往是本课探究的重点、难点,如何化难为易,这就需要我们对主问题进行细化分解,通过主问题系列化处理化难为易,使主问题成为一个序列化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串的过程中化解主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
《平形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主问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课堂教学环节围绕主问题可以进行如下的分解:
(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
(2)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没有公式?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有没有联系?
这个环节紧扣主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将主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三个子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改变学生不知所措、一头雾水的现状,从而引领数学课堂有序、有效推进。
四、开展数学活动,经历探究过程
我们需要根据课堂设计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改变传统课堂静态式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等,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积极地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从而在亲历知识形成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上述三个子问题,可以开展以下几重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1: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小组探究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想一想有几种拼法,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数学活动2:比一比,小巧和小胖拿到的彩纸是不是一样大?
数学活动3:数学小侦探
(1)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形状),什么不变(面积)。
(2)拼成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
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宽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如果用字母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通过实践活动,课堂主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通过变式训练,本课教学目标达成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