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外血糖管理系统对2 型糖尿病患者院外血糖控制的观察

2020-07-01李传艳张立辉国盼李现财宋乐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5期
关键词:达标率糖化空腹

李传艳,张立辉,国盼,李现财,宋乐芹

(1.潍坊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内科,山东 潍坊;2.临朐县卫生健康局医政科,山东 潍坊)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截止到2013 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1],但血糖控制的达标率仅为10.2%[2]。血糖控制的达标率低与血糖监测的便捷性、依从性差有较大关系,所以找到一种便捷、易于医患沟通、病人容易接受的血糖监测方法,对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非常重要的手段。院外血糖管理系统由智能便携式血糖仪和互联网终端组成,医师可实时观察到患者血糖情况,给予生活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至2019 年9 月在我院已确诊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年龄 20-65 岁;(2)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制定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血糖控制不佳,FPG ≥ 7.0mmol/L,7.0%<HbA1c<13.0%;(4)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认知功能正常;(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糖尿病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2)身体处于应激状态;(3)合并其它严重疾病;(4)视听、语言障碍;(5)妊娠或计划妊娠者。

1.2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血糖管理,具体方法为患者门诊就诊时抽静脉血监测空腹、餐后2 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主管医师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降糖方案,并给予患者常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用药指导,给出患者复诊建议,满3 个月时必须到我院抽静脉血复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院外血糖管理,具体方法为患者门诊就诊时抽静脉血监测空腹、餐后2 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符合条件者配发智能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在患者智能手机和主管医师手机下载血糖管理APP, 教会患者或同住家属如何使用,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监测结果确定治疗方案,给出院外监测血糖次数和频率,随时和患者互动,进行沟通,指导患者饮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系统管理平台由专人管理,随时跟患者和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帮助患者处理在血糖监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医生意见及时提醒患者按时进行血糖监测,收集并处理监测数据。两组患者满3 个月时到医院抽静脉血复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 示,组间观察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过程中,对照组3 例、观察组1 例因未按照要求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而退出。研究结束时,对照组37 例,其中男17 例,女20 例;观察组39例,其中男 19 例,女 20 例。

2.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组别 年龄 病程对照组(n=37) 57.4±3.3 8.4±2.6观察组(n=39) 57.2±3.5 8.7±2.3 t 值 0.412 0.395 P 值 0.720 0.678

2.2 两组患者血糖监测频率比较

观察组血糖平均监测频率为12.26±3.62 次/ 月,明显高于对照组4.42±1.24 次/ 月,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由此可见应用院外血糖管理系统明显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表2 两组患者血糖监测频率[,次/月]

表2 两组患者血糖监测频率[,次/月]

组别 血糖监测频率对照组(n=37) 4.42±1.24观察组(n=39) 12.26±3.62 t 值 5.621 P 值 0.00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两组干预前FPG 和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 和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应用院外血糖管理系统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FPG(mmol/L) HbA1c(%) FPG(mmol/L) HbA1c(%)对照组 8.75±3.36 7.81±1.26 7.35±1.54 7.12±0.64观察组 8.82±3.52 7.90±1.06 6.54±1.31 6.35±0.43 t 值 0.210 0.536 4.829 5.102 P 值 0.865 0.664 0.002 0.000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可致全身多组织器官受损,常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部病变、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故有效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处于一个正常稳态的水平十分关键,但患者在院外往往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高患者院外血糖管理效果尤为重要[3]。

糖尿病患者在院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很好的进行血糖监测,医生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血糖情况,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导致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进而造成血糖管理效果不达标。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顺应国家大的政策趋势,走医疗+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是实现患者、医院、政府共同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移动互联网与慢病的结合是未来慢病管理的重要方向[4]。院外血糖管理系统是专注于糖尿病血糖管理的软硬件服务平台,患者使用智能血糖仪测量数据,数据会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医生端APP 及患者端APP,院外与院内数据一体化,医生可以完整、实时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从而有效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外的家人及朋友也可通过患者端APP 实时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亲情关怀,与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干预,帮助患者血糖快速达标,减少并发症出现,减少住院频次和医疗费用。通过院外血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良好的血糖管理,还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帮助医院打造和提升科室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该研究通过对观察组39 例,对照组37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分析,发现应用院外血糖管理系统明显增加患者血糖监测的次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应用院外血糖管理系统能更有效、更稳定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5],并能明显减少到医院就诊次数,为患者带来便利。通过院外血糖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实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和运动的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明显提高患者血糖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医生对患者血糖管理的掌控力,提高患者血糖的达标率,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值得在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达标率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常吃煎蛋有危害
空腹喝水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