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20-06-30查星宇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实践小学语文

查星宇

【摘 要】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生活教育与传统的以书为本的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关键词】 生活教育;小学语文;实践

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其中生活教育就是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新课程改革中的指导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这么说,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人。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今的语文教学可以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笔者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谈谈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用好教材,使语文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照本宣科式的僵硬模式落伍了。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观察力和理解力,更好地认识生活。

例如:教学练习如何按照地图走到目的地,这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教授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本内容后,学生们很快能把地图上的最佳路径快速地告诉同学。这时,我又在课堂中创设模拟的情境,学生分组各自在纸上标记出学校到家的大致地图,试着邀请同学到自己家参观,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致勃勃地介绍到家的路线,邀请同学去自己家玩。这样全班参与,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看地图的方法,也学会了如何向人正确指路,运用语文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到语文的工具性和趣味性。

活学活用是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随时可以问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学会了看路牌,出行也能按照路牌走正确的方向;认识了各个省份的简称,看到车牌就能知道是哪个省份的汽车。在实践教学中我感受到:生活就是教育,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会生活中的语文,他们才能更好地感悟语文,更能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语文的气息,从而引导孩子们拥抱语文。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语文学习生活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观点,他把“知行”改成了“行知”并作为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对实践的重视以及计划实践的决心。作为教师,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极其重要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例如:有的学生自从学过春联就爱上了,每每看到亭子两边的春联都要品上一品,甚至还要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进行积累,时不时自己也写上一两副助助雅兴;有的学生学过猜谜后就迷上了猜谜,订阅了相关的课外读物,每逢灯会就跃跃欲试,着实猜灯谜小能手;还有的学生熟背了练习中的象棋歌,缠着妈妈学象棋,和班里志同道合的同学时不时“厮杀”一把,也算是“棋逢对手”。可见,学习语文并不仅仅只在语文课堂上,生活中也能学,更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语文的学习可以生活化,让学生边玩边学,在玩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感悟道理,这种新奇的学习方式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使学习的内容多样性,让课堂更具有感染力,使学生能够热爱语文。

三、促进学以致用,令语文思考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方法论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有用的语文”。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要加强孩子对知识的运用,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但要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更要把语文的价值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学习好语文才能更好地生活。

学了《铅笔的自述》以后,学生模仿写了文具盒、课桌、书本、书包等文具用品的自述等习作,他们能通过习作意识到在生活中爱护学习用品。

在教授书法课时,我和学生介绍过书法的不同类型“篆隶楷行草”,课上我时常向他们介绍书法家,鼓励他们去看我们城市的书法家的作品展,让他们联系实际,想想身边有哪些书法作品,可以试着拍照片,在课上交流讨论。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都有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有的学生去吃个面还要留意下店门,兴奋地交流说这几个字是楷体,还是颜楷,还养成了看到好看的字就拍下来欣赏的习惯;有的学生陪妈妈去中医院看病还不忘拍下医院的名字,说这是隶书,是陆家衡先生的作品,她经常看他的作品展,还喜欢模仿他的隶书,可见对书法的了解和热爱;有学生去西安旅游,拍下了兵马俑的门匾,说这是篆书,为了认识这几个门边上的字,买了本篆书字帖来找字识字,现在对小篆兴致勃勃。可见在生活中也能思考并学习语文,让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意识,增加生活中的语文思考,在实践应用中获得成就感。

在实践新课程改革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抛弃以往的“教死书,读死书”的僵化模式,重視与生活相联系的实践性教学,把生活中的经验和课堂进行关联,尊重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生活中充满了语文教学资源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考积累,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对于提高文化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实践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